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非常车道:汽车业不应为城市建设漏洞买单

2012年08月03日12:18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杜纪栋
[提要]北京7·21特大暴雨引发了在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中汽车安全的思考,尤其是对汽车主动安全的讨论,不少业内专家和媒体认为,为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汽车生产企业应该在设计环节进行多方面考虑和改进,主动增加一些足够智能化的功能如落水后天窗或车门玻璃自动打开,或者今后汽车后排尽量安装手摇玻璃等。那么,汽车厂家是否应该为应对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量身定做”各种有利于“逃生”的功能?如果城市建设和规划问题不断,今天我们为汽车增加了应对暴雨和涉水的安全配置,明天我们可能又要为汽车增加“防路陷”、“防桥塌”的“神奇”配置,长此以往,汽车行业还如何正常发展?本期《非常车道》,与您一起说道说道。【我来说汽车行业不应为城市建设漏洞买单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和行车安全意识更现实

  突发的暴雨之所以造成如此沉痛的灾难,更大原因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偌大的城市,排水系统居然在瞬间“石化”,救人居然还要先等领导,试问,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来讨论在汽车安全上做文章,会有多大的意义?

网上流传的如宫殿般的东京地下排水系统
网上流传的如宫殿般的东京地下排水系统

  首先,与其如此,不如去完善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好我们面对突发问题时候的应急预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认为,这次北京暴雨暴露出来的是这个城市在建设和规划当中对于突然爆发的自然灾害有一些预想不足,我们城市多年来的建设可以说是过度的追求现代化,但是对我们城市本身如何和自然相和谐,如何预防自然灾害却不足。从建设基础设施角度来讲往前推进了一步,但是同时产生了一些问题,暴露了这个城市随着越来越大越来越现代化,它相应的又有一些想不到的城市的脆弱性。

  此次暴雨,城市建设和规划暴露出了太多的问题和的弊端,我们知道了“实心下水道”的存在,我们知道了“救人要先等领导到来”,我们知道了城市都被淹了高速依然正常收费通行……也许我们知道的太多了。

  如果有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再安全的汽车又能如何?完善和改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一个城市的安全和稳定来讲,是一劳永逸的。如果城市建设和规划问题不断,今天我们为汽车增加了应对暴雨和涉水的安全配置,明天我们可能又要为汽车增加“防路陷”、“防桥塌”的“神奇”配置,长此以往,汽车行业还如何正常发展?

  看看我们不屑的邻国日本,东京的雨水和频繁自然灾害在世界上是著名的,这座城市除了要应对每百年来一次的大地震以外,还要随时做好准备迎接台风与大雨带来的大洪水。因此,东京拥有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下水道排水系统,其排水标准是“五至十年一遇”,由一连串混凝土立坑构成,地下河深度达到60米,堪称“地下宫殿”,最大排水量每秒200立方米。排水量每秒200立方米,这基本相当于一个中国普通家庭两年的用水量

  中国的城市排水系统滞后,北京并非个案,甚至可以说目前大部分城市的排水水平与二三十年前并无二致。一旦遇到暴雨天气,各个城市的下水道便将这个城市的丑陋面暴露无遗。

  试问,有这样的城市基础设施做“基础”,再安全的汽车又能如何?所以说,经历了北京的暴雨后,与其喋喋不休要求汽车行业提高安全设置,不如去呼吁政府去认真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把地下排水系统做好,这是根本,此次北京暴雨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建设一个可靠的排水系统所需成本相比,孰重孰轻,大家都心里都清楚,如果依然放任这样的排水系统在“发挥作用”,谁也没法保证悲剧不会再次上演——当然,我们希望悲剧永远不再上演。

  其次,提高汽车使用者自身安全观念必不可少,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潜水的,相当一部分涉水事故的发生是因为汽车使用者安全观念不到位、对现场情况判断不够准确造成的。

  以大暴雨天气为例,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尽量不开车外出,如果必须要开车外出,涉水行车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正确操作车辆,通过积水地段无比要判断准确,切不可凭经验判断而大意行事。

  专家提醒,行车遇到积水路面首先应该减速或停车观察,一般来讲,水位达到保险杠或轮胎的三分之二处,再涉水行驶就有一定的危险。如通过观测,水位较高,应尽量绕行,不要强行通过。第二,要控制车速,速度快会增加汽车的实际过水深度,导致雨水从机舱或底盘进入驾驶室内。第三,应避免与大车逆向迎浪行驶。第四,涉水行车时尽可能不停车、不换挡、不收油、不加速,尽量保持低挡中高油门匀速通过。

  雨果曾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我们要说的是,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这个城市的良心,行车安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城市设施建设,这是必须要优化和改进的,比“优化”汽车安全设计更现实可行。城市的良心没了,看上去再华丽和健壮的身躯也承载不了任何的安全和责任。

  另外,作为汽车使用者,我们应该做的,首先是如何通过提高主动预防意识,去有效避免灾难的发生,其次才是发生灾难后如何自救的问题,对于汽车行业来讲,不断升级和提高安全技术,为汽车使用者提供更安全的驾乘体验是责无旁贷的,但如果灾难过后我们更关注的是如何让汽车厂家去考虑增加安全配置,其实说到底,增加个一两项安全配置对一条生产线来讲算不了什么,但这显然是在让汽车业为城市管理者的失误甚至错误买单,为汽车使用者安全意识不够造成的后果买单,是对汽车行业极大的不公平。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杜纪栋)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