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4点30分,市区开始飘雪,恰好和周五晚高峰叠加,再加上临近元旦假期路面车流集中,给昨晚的路况“添堵”不少,达严重拥堵。其中,晚上6点30分左右,全路网交通指数为9.5,属于严重拥堵。直到7点45分之后,路况逐渐好转。
昨天下午随着雪情的降临,路面逐渐变得湿滑,再加上周五晚高峰时车流集中的特点,使得路况吃紧。从晚高峰开始,“飘红”的拥堵路段逐渐增多,到6点30分左右达“顶峰”,全市路网交通指数为9.7,属于严重拥堵,平均时速只有14.6公里。
针对雪情和路况,交管部门在实施高峰勤务的同时,迅速启动雪天上勤工作方案,与雪天交通保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密切协作,最大限度地确保行车安全。降雪期间,交管部门将执勤警力布置到主要的路口路段、桥区,高速公路,并加大路面巡逻清障力度,及时发现处置事故、故障车辆,全力进行疏导维护。
随着不断降雪,本来7点左右就该结束的晚高峰直至7点30分还没有好转,依然是严重拥堵,但从7点45分开始,路况逐渐好转,拥堵指数降为8.0,变为中度拥堵。到晚上9点时,随着路面车流减少,路网交通指数降为4.6,路况转为轻度拥堵。
交管部门提醒,今明两天周末时间,车辆不限行,城区各大商圈、餐饮娱乐场所周边交通压力较大,因此最好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另外,部分市民可能进行郊区短途旅游,建议司机开车上路前,仔细检查车辆机件性能,特别是雨刷、除霜器等部件的齐全有效,以免出现半路抛锚或者影响驾驶员视线的危险情况。
■影响
11条公交线路调整
面对雪天和晚高峰的状况,公交集团迅速启动雪天应急预案,确保周五晚高峰市民出行。受降雪影响,公交11条线路采取停驶、绕行、发区间车的措施,其中多数为郊区路线。
昨晚,公交集团全系统2000余名应急指挥和保障人员,迅速集结到位,加强应急值守。针对周五晚高峰,公交集团在京通、京藏、京开、京港澳等出城方向和长安街、二三四环等重点公交线路,采取晚高峰延后、增加机动运力的运营调度措施,从17点开始,200部机动车陆续加入晚高峰运营。
同时,在全市各枢纽站和重点线路、立交桥区部署公交救援车。启动雨雪天气行车时刻表,各运营线路根据雪情和道路通行情况,采取灵活的调度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降雪对地面公交造成的影响。
截至昨晚6点半,公交集团共有11条公交线路采取停驶、绕行和区间措施,其中6条采取停驶措施,2条线路采取区间措施,3条线路采取绕行措施。
公交集团将密切注意天气及道路通行情况,一旦道路可以安全通行,将立即恢复运营。请广大乘客注意收听交通部门发布的路况和出行信息,也可随时拨打96166进行查询,提前安排好您的出行计划。
■发布
①降水量35年来最多
据了解,截至目前,北京今年的降水量已经达到700多毫米,是近35年来最多的一年。昨天下午,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盘点2012年全国天气情况,其中“降水多”和“低温”成为2012年天气情况的“主题词”。
新闻发言人陈振林介绍,今年全国降水量总体偏高,目前为止,今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6毫米,较常年62.4毫米偏多。从降水时间来看,除了2月、8月、10月偏少之外,其余都是偏多,特别是11、12月份明显偏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北多南少,东北比较多,达到36%,降水量是近62年来最多一年,华北偏多8.6%,其中北京降水量是近35年最多的一年,达到700多毫米。
②七年来最冷的12月
另外一个主题词是进入冬季以来的“低温”。陈振林说,截至昨天,全国12月份的平均气温目前是-4.1℃,比常年偏低1.2℃,数据表明这是近七年来12月份气温最低的一年。在东北、华北,冷湿明显,从温度来讲,今年是东北、华北这两个区域近27年来最低的一年。
陈振林说,12月以来,冷空气已出现了四次,分别为28—30日,7—10日,15—19日,还有20—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