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网报道,2012年12月28日,酝酿已久的上海市新能源车补贴办法终于公布了。从2012年12月28日起,凡是2010年5月31日之后在沪购买符合相关标准新能源车的消费者,均能获得上海地方的资金补贴:其中纯电动乘用车补助4万元/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助3万元/辆;加上国家对于纯电动车最高6万元、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最高5万元的补贴,市民在沪购买新能源车,提车时即能得到8万—10万元补贴优惠。新能源车免费获得专用沪牌政策也同时公布。
这样一来,在这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之下,到底花多少钱可以拥有一辆新能源车?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马静说,以上海荣威E50纯电动车为例,市场售价为23.49万元,国家补贴6万元、上海补贴4万元,再省去近7万元的牌照费,消费者可省近17万元。
除了明确了对整车车型的补贴,这次还规定了奖励门槛:对新能源车的电池能量、续航里程、充电过程,以及售后服务体系等都有严格规定。行业人士认为,此次虽然上海给出最大力度补贴,但上海标准也高于"国家标准",从而倒逼企业提升技术水平。那么坊间必然要提出的一个问题是:这样非常有力度的政策,是否只是对着沪产的新能源车型而来,其它省份生产的新能源车型能否分享这个政策呢?
目前上海本地生产的新能源车的确起点都较高,基本都能"入围"补贴。但有关方面的负责人表示,上海的补贴政策不仅限于上海本地车企,只要符合国家和上海标准,都可"分享"这块蛋糕。但所有进入上海市场申请财政补贴的车企,都必须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的考核。目前不少外地品牌如奇瑞、比亚迪等也已开始与4S店接洽,计划瞄准上海市场,投放高标准的新车型。
与原先公布过的政策相比,上海本次的补贴政策首先是有可操作性。根据此次规定,上海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时,车企或经销商应垫付上海和国家的所有补贴款项,再由卖家向政府部门申请补贴。也就是说,补贴的落实是由卖家(厂家或4S店)去与相关的政府部门之间去打交道,而不是像过去,是由消费者去与相关的政府部门打交道,搞来搞去,出现过很多消费者买了新能源车而拿不到相关补贴的情形。
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车的补贴问题已经提出过很多次,标准也定过很多次了,但都因为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而大多数成为了"虚晁一枪",逗得消费者心头发痒,最终却无从下手。面新能源车型的生产厂家,真有产品的拿不到补贴,炒概念的却大造声势,大玩"狼来了"的把戏。搞得有些真想卖新能源车型的4S店,也举步为艰,有苦难言。
相信这次上海的政策,是一项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政策,是真正能让符合标准的新能源车型进入到上海市场,进入到消费者手中的。于是这次由中国最大的产销基地之一的上海市来带个头,在这年关之际发布的这个新政,明年估计会有其它准备充分的城市也会响应或跟进。这样一来,千呼万唤已久的新能源车型的市场化,在即将到来的蛇年大概真能"引蛇出洞"了。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编译使用,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