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起,国内汽油每升零售价提高0.24元,自去年11月16日上调成品油零售价格后重回“8”字头。广州市场上93号汽油售价为8.09元/升,比美国油价贵1.8元人民币,比台湾贵0.77元。(《广州日报》2月26日)
对于国内成品油涨价,公众难以理解的是,最近国际油价大跌,国内油价为何逆势上涨?中国成品油价格不是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吗?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够透明,执行不够到位,在与国际接轨上国内的反应总是慢半拍。
尽管成品油进行定价机制变革很有必要,也很迫切,但在笔者看来,附着在成品油上的税种,更须精减。
我国油价中包含30%左右的税费,主要有: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国内的成品油税负,已不堪重负。成品油税负高,尽管“肥”了公家,但如果算总账,并不划算。如果我们用一个链条来表示,可以形象地了解到:成品油价格高——助推物流成本增加——带来物价上升——加重消费者负担——最后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正因为如此,目前,大多数国家已开始在着手做减税文章,倘若参照国外税负标准,国内石油价格可降空间很大。
当前,我国油价已步入“8元时代”,给成品油减税,应成为必须面对的民生课题。当然,减税会影响到财政收入,但从稳定经济增长、减轻物流成本和减轻公众负担等方面宏观考量,哪头重,哪头轻,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