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工业报汽车周报
3月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信部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就雾霾天气治理和汽车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转型升级与创新、经济工作改革、重点行业兼并重组等工业行业热点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雾霾治理治标更要治本
“雾霾天气的治理,牵扯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监测点,确定雾霾的成因和成分比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绝不能停留在一般的议论上。”李毅中强调,对雾霾的问题一定要有紧迫感,但不能对老百姓造成恐怖感。
“对于雾霾定义、内涵、形成的原因,我建议有关方面,特别是我们研究部门、环保部门应该给出全面、科学、完整的概念。”李毅中指出,经过调研发现,雾霾的成因主要有五方面,包括工业排放的废气、火力发电、汽车尾气、民用取暖和扬尘。
“至于汽车尾气,因为是在大家身边,能耳闻目睹,所以议论比较多。现在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亿辆,汽车尾气确实是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李毅中认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不断提升燃油标准,鼓励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同时对传统汽车动力系统进行改善。
“遇到雾霾比较严重的时候,限制汽车的出行或者停掉几个厂子等,都是治标的办法,提升油品质量、改善汽车结构让其完全燃烧则是治本的方法。雾霾天气的治理,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李毅中说。
“比如,现在国内的汽车多数使用的还是国三标准的汽油,含硫150bpm,而像北京,使用国五标准的油品,bpm小于10。根据国务院最新规划,到今年年底全国要使用国四标准的汽油,2015年要达到欧Ⅴ的标准,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李毅中对记者表示。
提高产能过剩行业门槛
对于目前钢铁行业的“困局”——外部铁矿石价格很高、国内又严重产能过剩,李毅中开出的“药方”是:
第一,要努力扩大内需,提高钢材品种质量,开拓钢铁的新用途。第二,要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李毅中认为,按照现有的技术衡量,钢铁行业15%~20%是应该淘汰的。第三,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对那些有一定的水平和市场,但经济技术指标相对不是太先进的,要通过技术改造使品种质量、能耗物耗、环境保护的水平上一个台阶,同时要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促进兼并重组”。第四,产业转移。我国钢铁工业内部是不均衡的,但是总体水平并不低,应该发挥我们的强项,对现有的存量进行调整。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门槛,这个门槛就是质量、品种、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政府对此要严格把关。”李毅中说。
企业重在应用创新
“市场换技术时代已经过去,创新是惟一出路”、“工业化也要靠创新”……谈到工业转型升级,李毅中每每必谈“创新”。
在李毅中看来,创新是个广泛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要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就科技创新来讲,也包括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总结生产实践和科技进步的成果集成创新以及原始创新。”
“当然,原始创新是最难的,投入很大,风险也很大。实事求是地讲,企业还是应着重于应用创新,进行技术改造。”李毅中指出。
李毅中说,技术改造是对原有存量的改造,着眼点是质的提高,特点是技术新、效益好、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属于内涵式发展,而且相对新开发技术风险要小。
“所以,我还是劝我们的企业家,要认准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进步这条路子,坚定不移地创新、技术改造。”李毅中说。
有望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2012年两会期间,李毅中曾说过,“改革现在不做,时间就耽误了,再过五年,如果我们还像现在这样讨论转方式、调结构,我看就糟了,那时候经济就支撑不了了。”
一年后的今天,李毅中认为,过去一年在改革上取得了很多进步。“就经济工作来说,金融体制的改革、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等都在持续地进行,特别是在税制上营业税改增值税,不仅是有方案,而且是已经通过试点在做了。改革并没有停顿,而是在进程中。”
“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人民群众可以接受的程度要结合起来。新一届领导提出,改革要有顶层设计,要有改革的路径,要有时间表,要有重点,因此进一步加快改革速度、加大改革力度是有可能的。”李毅中说。
李毅中表示,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地论证,要抓试点,取得经验要推广,要多听社会的意见,多开听证会,慎重决策。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必大惊小怪,要总结经验教训,“不要求一点纰漏都不出,要尽量把工作做到位。”李毅中说。
兼并重组不是简单归并
“重组兼并不是简单的归并,‘土豆装到麻袋里还是土豆’,需要在机制上进行转换,要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在谈到重点行业的兼并重组时,李毅中表示。
李毅中认为,兼并重组是优化生产力一种有力的手段,其目标是提高一些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如钢铁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通过重组兼并,让大企业、优势企业去兼并那些小企业、水平比较差的企业,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形成更大规模的、更具经济效益的骨干企业。
“重组兼并,从政府部门来讲要研究政策,抓试点,特别要依靠地方的积极性;也要防止‘拉郎配’,要靠企业的自身动力。”李毅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