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四个字能让人联想到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江苏卫视的征婚节目,可现在,北京的购车指标摇号也迫切需要“非诚勿扰”。
据本报报道,2月参加摇号的申请者达到30多万名,其中包括参加首轮摇号而未抽中的申请人,加上本月申请的,两拨将一同进入2月份的摇号池,再次抽出本月的17600个个人小客车配置指标,中标率为5.7%,甚至低于彩票中奖率。
本来购车摇号是为了那些想买车的人制定的,可是春节前后,本报记者采访中发现,参与购车指标摇号的人群里,不都是急需买车的,也有很多不急于买车或者干脆不会买车的人也“搀和”到摇号中,让原本“粥少僧多”的“摇号”越发“洛阳纸贵”。
在摇到号的人中,不少人不为买车,只为占号。有的一家5口人,只有一人想买车,发动全家都参加摇号,结果有三个人中签,还都不是那个想买车的人,如果买车就得用家里人的身份证,真正的车主只有使用权,没有拥有权,着实为买还是不买纠结;有的人甚至只为好奇,想体验一下摇号的刺激乐趣而参加摇号;也有摇到号后,由于各种原因放弃买车的人。
有人很形象地把参与摇号比喻为订婚,把摇到号不买车视为 “逃婚”。 “以前爱玩车的人都说买车就是结婚,现在摇号再买车就相当于先订婚,而摇到号不购车就是逃婚。目前是要求订婚了,没保证不逃婚,所以应该对摇到号不购车予以制裁。”这是一位业内人士的说法。
按摇号买车的措施规定,摇到的号要到6个月之后才会作废,在此期间,这个指标处于被占状态,直到作废。如果这个号到今年底还没有实现买车,也不能转到明年的指标里去,岂不是对摇号指标的浪费,损害了真正的消费者。
一边儿想买车的人摇到号的几率越来越小,另一边儿,占着号不买车的人越来越多,这对于真正的买车人无疑是“雪上加霜”。
不仅消费者利益受损,北京汽车市场的真实情况也会变得扑朔迷离。究竟摇出去的号有多少成为实际新增的车辆,恐怕到年底没有人能说得清,夸张的说法是:有可能意味着全年达不到新增车辆24万的总量。这样的后果令人很难接受。
更严峻的事实是,如果不能有效利用摇号产生的市场效益,势必带来更大范围的不利影响。1月16日,北京市副市长、市人大代表程红表示,实施汽车“限购令”将给北京带来600至700亿元的消费缺口。据统计,近年来北京汽车产业消费占全部消费总额的比例逐年进步,最高时曾达到1/4,每年新车和二手车的销售总量在100万辆以上。程红坦言,经过初步算账,“限购令”会使北京产生600亿至700亿元的“跳空缺口”,因此今年本市不仅要补上这笔缺口,还要保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左右,“某种程度上来说,消费结构转换比经济增长要‘痛苦’得多。”
北京此次出台的购车新政所引起的反响和效果非常明确地显示出汽车对社会、国家、城市直到家庭、个人的深远影响,汽车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牵“汽车”而动全身,这就是汽车时代的特征。所以,针对汽车,政府的每一项措施都会万分慎重;企业的每一个行为都要十分尽责;而个人呢?买车摇号,非诚勿扰!
文/王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