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资讯早八点》百姓生活故事 地铁织补哥

作者:综合报道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
2011年07月05日14:57

  主持人:在安定门地铁口总能看见一位70后,一只手拿件破了洞的衣服,一只手穿针引线,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网上有名的织补哥李文海。让许多人不理解的是,他一个大男人怎么会干上织补这行呢?

 

  李文海:开始就是觉得好玩,特别新鲜,后来姐姐他们,还有我的侄女都在干,她们有时候半开玩笑、半鼓励说你干准行,我就试着干,一干觉得挺有意思的那种心理,我出去干肯定不好意思,拉不下这个脸。

  主持人:说得也是,刚接触织补那年,李文海二十多岁,一个大小伙子让他上街去给人干织补的活确实有点难为情,那他为什么最终还是干起这行来了呢?这里啊,还有一段辛酸的往事,那就得再往前推几年,从李文海离开家乡那年说起,那是1986年。

  李文海:因为家庭环境不好,初中没毕业就出去了,家里为什么环境不好?因为我父亲去世得早,我刚满一周岁我父亲就没有了,当时是六个孩子,四个姐姐,还有一个哥哥,两个人不能一起住了,必须得有一个人留在家,得照顾母亲,得照顾家,我哥哥一直在老家,我对我哥哥也有承诺的,我说你在家把母亲照顾好,我在外面要干好了亏不了你,肯定你成家什么事我都得要保证你的,你不成家我不能成家。

  主持人:就这样,一位16岁的少年背负着家庭的重担,开始出门挣钱,年轻气盛的李文海,那时候还没想过干织补,而是一心想着做生意,挣大钱,但对于前面的路该怎么走,他其实一无所知。

  李文海:16岁出门,我连我们县城都没去过,最多就到我们的集镇上。

  记者:就是你走过最远的路?

  李文海:我一下子跑到南京,就感觉南京什么都看着挺新鲜的,没见过那么大城市,就好多天大脑都像在做梦那种感觉,什么都不知道,说难听点就像傻子一样。

  主持人:那个时候的李文海没有想到自己想要走的这条路其实并不适合自己,很快,生活开始用残酷的现实给这个不安世事的少年上课了。

  李文海:卖菜、卖水果,包括卖水产、服装都干过,后来就印证了,愁啊,做一天生意就感觉今天挣钱了,还行,能维持一段时间,歇几天不做就得愁着吃饭问题。

  主持人:做了八九年的生意也没挣着钱,反倒赔了不少小心,每天担心会不会入不敷出。时间长了,这个单打独斗的少年开始注意到,也许自己做生意并没有什么前途,这时候姐姐和侄女们干织补干得不错,虽然赚不了大钱,好歹收入稳定,李文海思来想去决定为了生计离开南京,到北京做织补。

  李文海:刚开始干的时候,是因为我姐姐她们在干,我知道她们怎么干的,我按照她们的程序走,拎一个小牌子,拎一个小马扎,就现场在演示呗,拿一件衣服在手上就补,有一些人就好奇就过来看,说这是干什么?来看,是织补,修衣服,说正好,我家还有衣服坏了,那衣服不错,后来拿过来修一修

  主持人:李文海没想到自己干起织补这行倒是有模有样,很快上了轨道,慢慢地,他也就把自己一直计较的面子问题放到了一旁,他倒是想开了,可有人在心里上又给他来了个突然袭击。

  李文海:我不是在安定门地铁口吗?有一个女孩她老上下班从那边经过,老看到我在那儿干,有一天她终于忍不住了,她就跑到边上问说你一天到晚就干针线活烦不烦呢?我说烦怎么办?我说为了过日子,她说你一个大男人干针线活不如去做和尚得了。

  记者:到庙里去当和尚。

  李文海:对,就是休闲的那种状态,就是说你的磨性子那种性子。

  主持人:别看现在谈起这事李文海是谈笑风生,当初听到这话他可是难受的好一阵子,不过这时候的李文海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懵懂少年,经过这么多年做生意的磨砺,李文海深深地懂得自己要养家糊口,干织补这活合适,不能轻易放弃,越是有人这么讽刺自己,越是得干出个样子来,于是他更用心地做手上的活计,没想到慢慢琢磨出了不少的门道。

  李文海:有的时候碰到没接过的那种比较不好修的,就苦思冥想,有那种针丝那种纱的,三四个平方米的样子,要是绣复杂的,一小块没准能在上面绣两三天,也有的真织的丝比头发还细,弄得一团糟,你要是起急的话就越来越糟,必须得耐着性子慢慢地一点点地理顺了。

  主持人:也许是过了毛毛躁躁的年纪,也许是听性如此,做生意不顺利的李文海织补的活却是越干越好,顾客也越来越多,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突然的意外降临了,毫无准备的李文海一度招架不住认真打起了退堂鼓,幸运的是,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一位特别的顾客。

  李文海:当时北京“非典”闹得挺大,好多人都不出来了,也没有顾客来了,我就在家歇着,歇了有一两个月我没干活,有一个顾客,一个名牌的T恤,厂家的售后他就隔三差五地拿一个衣服过来,正好他也需要修,他一来活就打电话,他送到鼓楼地铁口,我到底下接他那个活,做完了再打电话给他,他再过来取,“非典”时间要不是他支持,我可能都撑不下去。

  主持人:这样的贵人,李文海干织补这些年没少遇到。像一位天津的顾客,不仅自己常常回来找他织补,还把亲戚朋友的衣服都搜罗来,主动帮李文海找活干。还有许多顾客一定要多给他钱,开价15非给20不可。一位中央电视台的大姐除了多给钱,还常常给他拿各种演出的票让他去看。这一方面是李文海活干得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干这活跟一般卖东西的不一样。

  李文海:卖东西的可以说这个东西买完了就完事了,你一交钱走人,咱们这做手艺,除非是实在搞不好,能搞好的当然希望顾客拿到手一看挺高兴,夸我,我自己也感觉很满足、很高兴,是不是?所以说会尽力地给它往最好的方面整,实在整不好没有办法。有一些顾客来补衣服,补完了说有什么事你言语,就是说有需要帮忙你说。好多顾客都这样,一两次交道打下来,他觉得好像不是那种顾客跟客户那种关系,好像就跟朋友一样。

  主持人:好了,过程您收听到的就是(张冰冰)为您采制的百姓生活故事织补哥,有时间咱们也找织补哥去补补衣服。

(责任编辑:靳明)

微博推荐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