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薄利、品牌形象乏力、被打压在合资品牌之下……当中国本土车业依然还陷在这些老窠臼中时,自主创新的出路仍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沉重命题。
“加大科技投入!”这是长安汽车董事长徐留平给出的回答,不管是否能适应每一个自主车企,至少对于长安汽车而言,他坚持这样的做法。
事实上,这个提法并不新颖,科技创新的大旗,几乎在所有的车企中都高高举起,但多年过去,大旗之下的汽车自主事业,却整体未有起色。
“我们讲了很多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既是一个宏观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微观问题,如何真正落实到企业之中?你要说5年成一个丰田,10年成一个丰田,勇气可嘉,但是实现的智慧又在哪里呢?尤其是在我们的新能源领域。”徐留平强调,中国汽车自主必须警惕“高铁式”的发展,所谓的“加大科技投入”,实则是对现状的反思,因为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中国自主车业转型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5%滚动投入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达到1800万辆的产销规模,尽管自主车企在这个数字中只充当了很小的一个角色,多数被合资品牌所占据,但他们依然对前景表现得很兴奋。
市场终端的表现,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字呈现那么简单,但自主车企的“销量崇拜”,使得前期一系列必然的隐形支撑被弱化了。
“汽车涉及钢铁、机械、加工、橡胶、石化、电子、纺织等150多个产业,本身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徐留平说,“自主模式有很多种,包括模仿、平台借用、外包设计等,这都没有错,但要想成为优秀的企业,没有独立自主技术的能力是很难的。和世界一流企业相比,我们在整车及零部件领域的研发投入需要加强。”
有数据显示,2008与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89亿元与461亿元,仅占当年销售收入的2%左右。尽管此种情况与自主车企薄弱的盈利能力有关,无力承担大规模、持续的研发费用支出,但在短期的财务报表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之间,企业必须要有大智慧,大谋略。
在徐留平看来,企业的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必须要对接,否则,科技创新只能是空口号。“就说长安现在的自主品牌轿车,初期研发投入估计能占到销售收入的20%-30%,但随着规模的发展,这个投入实际是逐步下降的。对于一个常态的企业来讲,销售收入5%的投入是一个平均数,一个基本要求。”
学习苹果,但不做苹果
科技,存在着前瞻性,当自主车企寄望用科技创新去强化研发能力的时候,又该如何去看到未来?
在IT界与电子行业,一直有个观点:“未来不是预测的,而是创造的。”正如苹果公司对未来消费寻求的引导,以致当Iphone5尚未推出就引发了用户的狂热猜想与追捧。
但在汽车业,尤其是中国自主车企,对于未来的理解,更多偏重于对消费需求的跟踪与把握,换言之,3-5年的消费趋势决定了车企在新产品上的投入。那么,中国车业能不能创造未来呢?
“汽车与苹果相通的地方,在于你对消费者的这种感觉,这确实要有心灵感应才行。”徐留平指出,由于研发周期与产品本身特性的不同,苹果模式在汽车行业中无法推行,“它半年或者一年就可能形成一股新的时尚潮,汽车的技术难度与研发周期很长,这就降低了对未来把握的精准性。比如安全测试,要通过上万公里的试验,再加之汽车固定资产的投资太大,轻易的更改不仅存在难度,还存在风险。”
他强调,过度的创新会导致汽车产业舍本逐末,从苹果模式中真正要学的,是对消费市场的这种精准把握,尤其是苹果前CEO乔布斯的企业家精神,而这正是目前中国车企领导者需要强化的重点。毕竟,有了正确的战略把握,才能保证企业的每一分投入,行之有效地推进科技创新之路。
合资自主必须“创新”
摆在徐留平面前的,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在后合资时代,当自主车业亟待崛起之时,合资自主对本土品牌开始形成新一轮的包围圈。而在长安汽车旗下,合资企业与自主企业同样并存。
“合资自主,应该支持,但关键是怎么做。”徐留平坚持两个原则,第一,合资自主是不是新技术?如果已经是20年的老产品略微调几个参数,“岂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第二,合资自主必须对本土自主予以支持,“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在于创新,合资自主也必须创新,进而培养我们自己的人员与能力。”
不过,从目前来看,徐留平所坚持的这两点原则,尚未在已有的合资自主产品有太多体现,基本做法都是以跨国巨头的老平台为基础,而对自主的反哺也还需要较长的周期观望。但无论如何,他所坚持的重点,仍然围绕着“创新”,如果长安在未来的合资自主事业中能够如此行事,将会是对现有模式的一种完善。当然,这更需要政策的明确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