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速开始放缓,但在全球经济疲软的情况下,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仍将带动中国汽车市场不断增长。为了能在这个不断扩张的市场上占到更大的份额,没赶上第一轮合资潮的国际汽车企业纷纷开始或加速了国产计划。
日前,在东风有限新中期事业规划发布会上,东风有限的目标是5年内将销量提高100万辆,这其中,没有全新品牌的贡献,确实压力不小,而英菲尼迪的国产也许是一个可以提升销量的方法。
英菲尼迪在全球的目标是,到2016年实现50万辆的年销量,这是英菲尼迪目前销量水平的3倍。毋庸置疑,中国将是英菲尼迪能否实现2016年目标的重要市场。英菲尼迪的秘密武器是一个由至少10款不同车型组成的车型阵容,目前,英菲尼迪的全系车型都已引入中国,而快速增加销量的办法无疑就是国产化。
对于英菲尼迪的国产化,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年销量还没有达到2万辆,英菲尼迪现在提国产是不是早了点?毕竟最先进入中国的日系高档车品牌雷克萨斯,在年销量达到5万辆的时候,都没有履行诺言走出这一步。
英菲尼迪的“草莽成长”
英菲尼迪去年的表现无疑是成功的,销量从2009年的5000辆上涨至去年的1万辆。在中国,人们购买豪华车大多都是以“追随者”的身份,成倍递增已经成为一个“潜规律”。难怪,今年英菲尼迪要把全系车型引入中国,而中国事业总部总经理吕征宇敢许诺,经销店数量将翻番达到50家,销量也要达到2万辆。
“我希望英菲尼迪五年之内进入主流豪华品牌的阵营。”吕征宇信心十足。
伴随中国经济和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英菲尼迪在2010年取得了出色的成绩,11513辆的年销量使得中国市场成为英菲尼迪全球第二大市场,增幅达到了137.3%。
吕征宇对中国市场赋予了高度期待:“预计到今年年底,英菲尼迪将在中国市场建成50家特许经销店并达到2万辆的年销量。不仅如此,为了配合英菲尼迪品牌在全球销量的快速增长,我们期望能够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将中国地区的经销店数量扩大到150家以上,并成为中国豪华车市场上的主流品牌。”
对于2011年的发展,吕征宇认为,2011年的英菲尼迪实际上是在做产品的一个调整和准备工作,在2010年9月份,新的英菲尼迪M系刚刚上市,所以在2011年的重点就是把全系列产品,从过去运动系的SUV、FX、EX到G系定位运动感的四轮轿车向更宽阔的中高级产品线进行拓展。
“对英菲尼迪(中国)来讲,未来五年计划,第一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是打基础的一年,所以重点将放在网络的提升,这一年网络要实现增加一倍,人员也要增加,销量也要增加一倍,这也意味着销量从去年的1万多辆增加到2万多辆。”吕征宇说。
除了不断攀升的销售数字,别出心裁的品牌推广方式和完备精准的营销策略也使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上更加深入人心。
新年伊始,英菲尼迪就以艺术与灵感共融的歌神张学友演唱会掀起当代艺术的唯美风潮。而较之前两届增加诸多创意元素的2011“G系极风之旅”大型赛道体验活动也将再度成为广大豪华车消费者和业界人士追逐的热点,同时也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零距离体验英菲尼迪优秀产品的非凡实力。多角度、全方位的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诠释出英菲尼迪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信心。
“英菲尼迪的快速发展无疑是其计划国产化的基础。”有业内人士分析说。
“国产化”悬疑
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来在7月底的东风有限中期事业发布会上,英菲尼迪国产将是重磅消息,不过,发布会前夜,东风有限高层召开了一个会议,戈恩对英菲尼迪国产的一些问题还没有想好,因此没有在发布会上公布。
这个小小的细节体现了英菲尼迪对于“国产化”的谨慎,让英菲尼迪有所顾忌的是来自日产的压力。
就在中国市场新的投资计划发布前20天,7月7日,日产发布了涉及内容广泛的6年中期事业计划,旨在加速日产汽车在新市场和产品细分市场的业务增长。该事业计划名为“Nissan Power 88”,横跨2011至2016财年,自发布之日起到2016财年底,日产汽车将致力于取得8%的全球市场份额,并实现8%的可持续性经营利润率。
从这两个事业计划中可以看到,中国投资计划将成为日产全球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块,中国市场能否达到10%的目标,于日产8%的全球份额举足轻重。
“中国是日产全球最大的市场,我们将进行更大的投入。”戈恩表示,未来将投资500亿元人民币,销量提升到230万辆,推出30款车型,并由此实现日产在全球市场的目标。
虽然关于英菲尼迪,戈恩给媒体的答复是含糊的,但可以预见,目前英菲尼迪国产呼声很高并不是空穴来风,尤其是戈恩表态,非常看好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增长,随着雷克萨斯、讴歌参与中国市场程度的提高,日产的豪华品牌肯定不会甘居人后。
尽管日系豪华车在中国市场还处于弱势,但是戈恩表示,要做符合中国市场逻辑的事情,“在某个确切的时间,英菲尼迪一定会国产的。”
如果未来英菲尼迪和雷诺都实现国产,那时候的日产,才是最为全面的。因此,日产要全面进入中国,在业内看来,英菲尼迪国产有可能抢在雷克萨斯和讴歌之前。
不过,让外界担忧的是,在品牌力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形势下,如果只是为了快速增加销量,去追求国产化,那英菲尼迪国产后能否承受品牌力丧失之重。届时,如果国产后的英菲尼迪不被消费者买账,那该怎么办?毕竟奥迪进入中国已有20年的时间,而奔驰、宝马在国内也有深厚的品牌基础。英菲尼迪也许在北美能够有些名气,但在中国,这个品牌还有待努力。
2010年,凭借11513辆的年销量,中国市场成为英菲尼迪全球第二大市场,增幅达到137.3%。同年,雷克萨斯销量为5.2万辆,讴歌则为5200辆。英菲尼迪成为日系三大高档车品牌中最有冲劲和进取力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