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2011年即将远去,在迎接到来的2012年的时候,我们采撷汽车行业重要的十件新闻事件,希望通过这些新闻,对2011年进行一个总结回忆。
大地震重创日本汽车企业 北京时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
海域发生里氏9.0级
地震并引发海啸。
地震与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同时也重创了日本汽车产业,并对全球汽车产业造成深远影响。日本大
地震导致灾区众多企业设备受损,包括
丰田、
日产、
本田、
铃木、
马自达、
斯巴鲁等多家汽车制造商的工厂停产,加上日本采取计划停电措施以应对严重受挫的供电能力,企业恢复生产遭遇困境。零部件无法按时交货,成品组装成无米之炊,不仅影响日本国内生产,也令有10%关键部件仰赖从日本进口的日本海外工厂面临困境,而与日本企业有供求关系的众多国际企业也不可避免受到连累。
这一轮的停产风波让日本汽车产业"大伤元气"。
本田、
日产和
铃木分别损失2500万美元,
丰田每天损失则超过
7300万美元。
本田公司有113个直接供应商位于
地震灾区,
日产英菲尼迪的数家工厂和运营中心在
地震中受到损坏。
这场特大
地震和海啸使日本汽车产业遭受重创,并波及到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海外产业链。据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的预计,在截至明年3月31日的一个财年内,日本国内汽车销售量将较此前一个财年下降3.3%,至445万辆,而这将创下自1978财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锦湖轮胎陷入“质量门” 2011年央视的“3·15”晚会上,锦湖
轮胎在
轮胎制造过程中存在违规生产的严重问题被揭露出来,引发了巨大的反响。为了保证
轮胎品质,锦湖
轮胎制订了严格的作业标准,然而在制造过程中,锦湖却并没有按照标准生产,而是大量添加返炼胶,标准规定的是一套,而实际操作的却是另一套。
其实,早在央视曝光前2、3年,关于对锦湖
轮胎质量问题的投诉声就一直不绝于耳,特别是一些原厂车装配锦湖
轮胎在使用较短时间后(3个月-1年)就出现鼓包、爆胎、裂纹等问题,但大多都被以“消费者非正常使用”为由拒绝赔付。
3月27日下午17时,锦湖
轮胎全球总裁金宗镐、中国区总裁李汉燮通过央视《消费主张》栏目,面对镜头正式向广大消费者发布道歉声明,称锦湖
轮胎高层在赶赴天津工厂进行严格内部调查,调查
发现了被报道的工段存在不按照公司的内部标准进行生产的事实,也确认了锦湖
轮胎(天津)有限公司经营层和管理监督人员疏于履行职责的事实。
随后,锦湖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大规模的
召回,锦湖
轮胎中国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金炯佑总经理表示:目前,“
召回”其实已基本完成,余下的大多是免费理赔范围内的
轮胎,而锦湖
轮胎(天津)此次
召回行动,也让人们对于汽车配件产品质量维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杭州新能源汽车自燃 2011年4月11日,杭州市武林路段一辆正在运营的纯电动汽车发生意外自燃事件,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该事件的发生使正在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蒙上了一层阴影,业内也就此展开了一段关于电动
汽车安全问题的大讨论。
据悉,杭州是国家
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城市之一,今年将要新增的600辆出租车中,有200辆是纯电动出租车。此次发生自燃的车辆是杭州市今年1月初首批投放营运的30辆纯电动出租车之一,投入使用才两个多月。这30辆
新能源纯电动出租车中15辆为
众泰朗悦EV车型,另外15辆为
海马普力马车型,而此次发生自燃的车辆属于
众泰品牌。
今年6月8日下午3点,杭州市
节能与
新能源汽车发展协调小组办公室等多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自燃事件的鉴定结果:本次
事故发生不能认定电池单体设计、制造方面存在质量问题,而是电池成组后不能完全满足车辆使用环境的需求,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电池漏液、绝缘受损以及局部短路的情况,且未能及时
发现,在经过多次重复使用以后,隐患显现,引发本次
事故。
国家863“
节能与
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接受
汽车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杭州市4.11
新能源出租车自然
事故,只是在
新能源汽车创新和示范试点过程中遇到的一次挫折,是可以被理解的,希望社会
大众能够给新技术、新产业一个宽容的环境。即便是传统企业,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我们也能看到其自燃的事件。由于
新能源汽车是新鲜事物,社会很关注。但这次
事故的发生也让相关企业、机构和政府更加清醒地认识到: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存在着技术上的难点,需要加大科技研发、坚持技术创新;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萨博收购案 瑞典
萨博汽车的收购案堪称本年度最具戏剧性的新闻。
作为涡轮增压的代表性企业,
萨博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陷入破产泥淖,频繁在中国上演“一女嫁多夫”的戏码,却始终不得美满姻缘。
从最初的北汽到
华泰再到“二庞”的庞大集团和青年汽车,中国企业的
萨博收购之路一直变数不断,而
萨博汽车更是几度濒临破产,又在多方势力的斡旋下从“鬼门关”下挣扎出来。如今,眼看“二庞”与
萨博就要修成正果了,谁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前东家
通用出面阻止,再度给这桩收购案蒙上了一层阴影。截至目前的最新消息是,中国一家银行旗下投资机构和鄂尔多斯地方政府基金或将加入收购的行列,目前仍在谈判中。
如今,这桩跨国收购案已经持续了半年多,依然没有下文,而
萨博汽车在经历了数次的罢工和供应商催款后,距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倘若与中方的谈判最终没有下文,拥有悠久历史的
萨博将面临破产的境遇。
温总理表态新能源车发展方向及目标不清晰 2011年7月,《求是》杂志刊发了温家宝总理5月底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节选。
针对国内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政策务虚及现实乱象,温总理指出,“中国
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并不十分明确。混合动力有一些技术进步,但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电动车开发刚刚起步,总体上还处于摸索和跟踪国外技术阶段,主要设备和材料都依靠进口。”对于发展
新能源汽车下一步要集中解决哪些问题?包括技术路线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投入问题、政策支持问题,总理要求“都必须尽快明确下来”。
2010年10月18日,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
新能源汽车正式列入到了七大战略新兴行业。
但是,关于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线问题始终未能确定下来。在我国,关于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线之争由来已久,在2009年国务院颁布《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之后,开始逐渐倾向于发展
电动车。在《规划》中,提出了“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
新能源汽车产能;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等内容。
目前,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涉及到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和财政部等多个部委。但是,各个部门之间对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线问题,并未达成一致。
据业内人士透露 ,工信部和科技部之间的意见一直无法统一。
科技部目前倾向于优先发展电动汽车,将其作为
新能源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具体的产品开发上,科技部主张在大型公交和小、微型汽车市场突出发展纯
电动车,对中型汽车形成挤压态势,中型汽车则主要向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方向发展。
而工信部则倾向于
节能汽车(包括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和
新能源汽车(包括充电式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两条腿走路”。
作为“十二五”期间
新能源汽车发展纲领性文件的《
节能与
新能源汽车规划》,在部门意见未能统一的情况下,也迟迟未能出台。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温总理的讲话会促使
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主管部门统一意见,加速确定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系列相关问题。
夏治冰离职 比亚迪大裁员 8月5日,
比亚迪股份发布临时公告表示,副总裁夏治冰因个人原因辞职,同时辞去在
比亚迪关联公司的其他一切职务。随后,夏治冰本人也通过微博正式确认离职的消息。
虽然在车市低迷时期车企高管时有变动,但夏治冰离开还是引发业内高度关注。正是他,带领
比亚迪汽车创下5年40万辆的“销售神话”,使
比亚迪汽车由最初不被外界看好的“门外汉”变为自主品牌前三甲,但过快的扩张也导致
比亚迪汽车去年爆发一系列问题。
8月29日,“
比亚迪大裁员”的消息经网络传播起来,其汽车销售公司和汽车产业群先后爆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
比亚迪再次陷入舆论风波。
对于此前经历的一些列风波,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一改往日的低调,公开对媒体承认目前
比亚迪正在“反思,调整,再反思,再调整”。
夏治冰的离开,被看作是
比亚迪销售神话的终结。经历去年
经销商退网等风波后,
比亚迪开始主动调整,放慢发展速度,调低销量目标,并努力提升产品质量与管理水平;而大规模裁员,则是
比亚迪在
汽车销量不断下滑,利润减少的环境下,对依托“低人力成本”起家的“人海战术”的一种反思。
眼下,外界普遍为
比亚迪汽车今后何去何从感到忧虑。受此事以及美国信用评级下降带来全球股市下挫的双重影响,
比亚迪在香港与内地的股价一日间市值减少近66.6亿元,成为资产缩水最多的中国整车企业。
汽车“三包”再次听证 2011年10月26日,国家质检总局举行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即我们俗称的汽车“三包”)立法听证会。据悉,参加听证会的代表一共有17个人,其中消费者代表有8位,占到了参加听证会总人数的近一半。而随着听证会的召开,艰难前行的汽车“三包”有望进入实质性解决阶段。质检总局表示:听证会对立法提供了可贵的建议和意见,将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并对三包法案加以完善,不过法案没有具体时间表。
从会上传来的消息,企业、
经销商和消费者等方面的代表均表示呼吁汽车三包尽快出台,声音保持一致。同时中汽协也指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原因是目前配套体系不健全,会加重消费者负担,应该明确规定消费者和鉴定机构的义务和责任。并不排除未来先期在一些城市进行试点。
早在2004年底,质检总局就征集过对汽车“三包”意见,但此后却搁浅了7年。本次汽车三包意见征集正值中国汽车业将“十二五”目标定位于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汽车三包的出台必不可少也刻不容缓,这既是代表广大消费者利益的民心所向,又是我国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长安标致雪铁龙公司成立 2011年11月20日,
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暨奠基仪式在深圳举行。
长安标致雪铁龙是由中国
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法国
标致雪铁龙集团共同发起成立,注册资金40亿人民币,双方各占股本50%。新合资公司初期投资额84亿人民币,是近年来国内投资额最大的中外合资汽车项目,新合资公司从谈判到正式成立仅用了24个月,成为用时最短的中国汽车合资企业。
同时,
长安标致雪铁龙是国内首个在成立之初就提出打造“合资自主”品牌的
汽车企业,并将
新能源汽车合作及自主品牌研发纳入公司发展规划,致力于生产更加
节能环保、更具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初期,
长安标致雪铁龙将集中力量将
雪铁龙品牌高端产品DS系列引入中国。
公司成立后,
长安标致雪铁龙将快速推进
进口车营销及网络建设工作,明年上半年引入
DS5和
DS4,之后引入
DS3;同时全力推进整车和
发动机工厂以及研发中心的建设,计划于2013年中期正式投产,一期建设形成20万辆整车及相匹配的
发动机生
产能力,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
产能,增强中国
长安汽车集团在高端车领域的竞争能力,完善
标致雪铁龙集团在亚洲的整体战略布局。
公车改革 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并决定在全国开展自下而上的公务车摸底排查和专项治理工作,堪称“史上最严格”的新一轮公车改革。其中规定:一般公务用车采购标准下调至1.8升排量、18万元以内。在此之前,公务车采购执行标准参照的是2004年的《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通知》,其中规定:一般公务车的采购标准为车型排气量2.0升(含2.0升)以下,价格为25万元(含25万元)以内。此次调整,极大地约束了采购车型的档次,单一车型平均采购价格下拉达7万元,也更加推崇低排量
环保的车型。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公务车,是指用于办理公务、机要通信、处置突发事件等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除此之外,公务车还分为领导干部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等。
2011年11月18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
根据细则,申报《目录》的轿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
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L,价格不超过18万元,其中机要通信用车
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6L,价格不超过12万元;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
新能源轿车扣除财政补贴后价格不超过18万元。
11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条例)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公务用车社会化改革”。
可以肯定的是,今年多项法规的出台将对喊了多年的“公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注校车安全 每一场惨剧发生时,我们最不愿见到的是孩子们的身影。而当十几个如花的生命骤然逝去的时候,悲愤似乎已经不足以形容我们的心情。他们是本该最受到关爱和保护的群体,但是运送他们上下学的校车却成为了埋葬花季生命的坟墓,这怎能不让我们全社会去反思,去责问。
11月16日甘肃省发生的幼儿园校车重大
交通事故,造成20死44伤,而近年来类似因校车引发的
交通事故已多次发生,如何让校车成为孩子们的出行保驾护航,而不再是扼杀年幼生命的武器,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擦干眼泪过后,我们看到了行动:1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对校车享有的优先权作了规定,校车将享受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等三大优先权,让校车将真正地成为“特权车”,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但是就在同时,惨剧还在上演,12月12日下午6时,江苏徐州市丰县一载有超过40人的校车在从该县首羡镇中心小学驶经首羡镇西两公里的张后屯村时,发生侧翻掉入一小河中。截至13日凌晨2时许,有3名学生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遇难学生数已上升至15人。
关注孩子,关注校车安全,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责任编辑:吴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