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速明显回落,同比增幅仅为2.45%,降至1998年以来最低水平。然而,在普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上海通用却以超过111.87万辆的销量领跑乘用车市场。如果说在车市高速增长之际,几乎每个企业都能在不断膨胀的市场中赚得盆满钵满,那么在车市总体回归平稳的时候,上海通用的经验就显得很有意义。
从产品上看,在2011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中,上海通用共有三款上榜,分别为排名第1的凯越销量25.35万辆、排名第3的科鲁兹销量22.12万辆、排名第7的赛欧销量19.79万辆,上海通用也因此成为惟一一家产品在前十名车型中占据三席的厂商。
对企业而言,产品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武器。在产品方面,上海通用和东风日产都可算作具备体系竞争力的企业。看一下上海通用的产品线就可发现,雪佛兰、别克这两大品牌形成差异发展的梯队化布局。雪佛兰品牌定位年轻、动感;别克品牌兼具运动和商务风格;凯迪拉克则定位豪华运动。从具体产品上看,雪佛兰旗下赛欧、爱唯欧、景程、科鲁兹四款车型涵盖了6万~16万元车型区间,别克旗下凯越、英朗、君威、君越将主力区间锁定在10万~25万元。在价格和品牌的双重区隔下,就避免了上海通用旗下车型之间出现“窝里斗”的情况。
在上海通用的产品布局中,赛欧和君威+君越的产品策略值得一提。一方面,赛欧凭借较低的价格和雪佛兰品牌的知名度,成功挤压原本由自主品牌牢牢占据的低端经济型车市场份额,这种思路和目前部分合资自主品牌车型的思路较为类似,但上海通用的做法直接利用雪佛兰品牌的良好形象,以及老款赛欧的“新三样”背景,从而有效避免了合资自主车型在品牌推广初期销量缓慢攀升的过程。另一方面,君威和君越通过差异化的定位,适应了目前国内中高级车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同时避免了几年前上海通用君越和君威模糊不清的情况。据统计,2011年君越和君威累计销量超过18万辆。随着2012年雪佛兰迈锐宝加入中高级车战局,上海通用将凭借三款互有差异的车型合力参与竞争,应对来自新凯美瑞、雅阁、帕萨特、迈腾、索纳塔等车型的挑战。
两大提升空间
尽管目前上海通用的产品体系建设出色,但平心而论,还是有很多提升空间,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方面,SUV短板需要加强。目前,上海通用旗下SUV车型并不多,只有雪佛兰科帕奇和别克昂科雷两款,且均为进口,在竞争力上和众多合资品牌国产SUV仍存在差距。近几年国内车市的发展情况已经表明,SUV市场仍有极高的增长潜力。从这个角度上说,上海通用较为薄弱的SUV板块可能成为影响其未来发展速度的不利因素。
另一方面,2011年间,豪华品牌国产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北京奔驰、华晨宝马纷纷加快了在华国产化的速度,GLK和X1都将于2012年与消费者见面,宝马新3系的国产也进入倒计时。此外,进入中国较早的奥迪也即将在华同步实现A6L的换代上市。甚至日系豪华品牌英菲尼迪也已经明确了在华国产事宜。然而,人们始终没有看到来自上海通用方面的动作。
事实上,在上海通用的三架马车中,定位高端豪华的凯迪拉克有着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在目前欧系风格当道的情况下,凯迪拉克硬朗的造型反而能形成差异化竞争。目前凯迪拉克品牌只有一款赛威车型国产,且销量惨淡的情况,并不能成为凯迪拉克不国产的理由。恰恰相反,这正说明现有产品并不能适应消费者需求,而仅凭进口车型则难在目前豪车国产风潮下愈加凸显的性价比竞争中占到上风。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上海通用在2012年保持增长态势并不成问题,但是如果不能有效解决上述两大问题,上海通用将与国内SUV和豪车这两大高速增长的市场失之交臂,甚至很有可能被其他竞争对手超越。因此,在笔者看来,2011年是上海通用顺风顺水的一年,2012则应是上海通用逐步改进的关键一年。
本文版权归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