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公布了我国2011年全年汽车行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同比增长0.84%和2.45%,增幅为13年来最低水平。这一数据与之前的预计基本相同,中汽协分析认为,在经历了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的井喷行情后,2011年中国车市开始告别狂飙,进入调整期,产销增幅急剧回落属正常现象。中国车市有望于今年起恢复正常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大幅回落,主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鼓励政策的退出、上年基数较高和城市限购四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国家宏观调控和鼓励政策的退出是影响2011年汽车增长的主要因素。
进入2011年以来,在宏观调控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主旋律后,各种汽车消费鼓励政策戛然而止。 2011年1月1日,已经实行两年的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正式取消,随之取消的还有汽车下乡优惠、汽车报废补贴等政策。与此同时,北京等城市限购令推出。此外,停车费上调等一系列限制车辆使用的政策在多个城市接连推出。在多重政策因素的影响下,连年一路狂奔的中国车市终于放慢了脚步。
在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和国家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推动下,前几年中国汽车产销高速增长。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由危机应对模式转入常规发展模式,车市增长由政策刺激向有序转变,这种靠国家优惠政策拉动的超常发展,必须进行相应调整,而2011年国内车市增速的回落,就是调整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