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评论:公车少开不如少买 限制力度尚不够

2012年02月15日11:35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石述思

  在首都北京,限制私车可谓双管齐下:既限车又限号。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对于公车,政策却显得无比温柔。根据几年前的一个统计数据:在北京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中,公车与私车的比例为4∶1;私人轿车每万公里运行成本是8215.4元,而公务车则是50361元。无论从践行低碳环保的角度,还是从遏制车轮腐败的角度,公车都应一马当先,不料再度落在民众私车后面。

  为了使公车的境界能尽快赶上私车,发改委等17部门共同制定的《“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后有关部门回应说:目前该只是一个倡议,并不具有约束性。随后细心的群众发现,其实公车轮休并非首次提及,早在4年前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过硬性规定,多个省市也曾大力推广,但大多最终不了了之。

  麻烦就出在这个公字。由于是花公款购置,加上公权力在握且缺乏公众监督,于是绿色出行便天然缺失了自律屏障。更有专家指出,即使各地区各部门想认真执行上级规定,公务用车每周少开一天,执行起来其监督成本高昂——必须派员每日监控,且每周有那么多该为人民服务的车辆闲着,是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

  应该相信,发改委等17部门联合出台公车限行计划是经过科学调研、充分论证的。在确实找不到限制公车违规上路、实现公车合理受限的解决方案之前,更有效的办法却是直接裁掉五分之一的公车,从源头抓起既好操作也方便行政和社会监督,极大降低政策执行成本。

  遗憾的是,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并下大气力治理,中国公车改革始终阻力重重。2010年,中国公车购置费高达800亿元,其中进口车增长一倍。在年底各大部委公示的三公开支中,公车消费占到六成以上,公车超标、公车私用等违规之举频现。

  我始终不明白的是:韩国的首尔市政府只有四辆公车,也没见行政管理瘫痪;美国只给正部级官员配备专车,特殊部门则按实际需要配车,也没见公务员为公众服务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为什么偏偏我们非要养着超编超标的庞大公车车队呢?

  不从观念上端正部分官员的权力观、消除特权意识,实现政府账本的公开,依法完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体系,加大问责力度,再完美的源头治理都会在执行中大打折扣。何况“政府少开一天车”的倡导?

(责任编辑:李欢欢)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