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要公平-电动车的主体是普通市民
1、保护弱势群体
保护普通市民的出行权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而限行自行车是社会退化的标志。欧美推动自行车的出行,我们不敢限制自行车,就把自行车的最大改进方面-电动自行车限制。这是社会退步,深圳也是社会退步的典型标志。为了富人利益和简单粗暴管理而压制穷人的权利。
2、恶性找理由
个别无耻的地方官员总是说电动车在出事故,由此带来等等,但省出的时间和汽油及废气污染的实惠不考虑。改善交通要从限制汽车开始,而不是限制电动自行车,这就是官员决策的特点-拿弱势群体开刀。
四、现实真需要电动车
1、公共交通出行还是不便利
目前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真是太差。不到7公里的市内上班线路,我坐公交要1个小时、开车要40分钟、骑电动车不足20分钟。因此我只能骑电动车上下班,这样的很舒服。而且蹬着还能锻炼身体。不论是否限行,很多人都会继续骑车,不就是罚款吗,这比损失时间要平衡。但警察的暴利扣车也是我们恐惧的,非暴力下的限制估计效果很差。打架吧!普通百姓和交警的暴力冲突是常见的,毕竟弱势群体也是要维护不管是否“合法”的自身利益的。
大城市拥堵救援的都是电动自行车。汽车堵上了,只有靠电动车出手救援围堵的汽车成员。但还是要有带一个要等待交通拥堵后把汽车从高架开出来。
大城市的快递、外卖很多都是电动车,这是城市正常生存运转的基础。官老爷们不看这个,天天的喊着安全,实际是侵占百姓的社会权利。
3、北京三环路的小便
今天我从杭州回来,亏了松我的车没上高架,否则就赶不上火车了。北京的堵车有时很严重,在环路上堵了1个小时以上很正常。
前两天网上有三环小便的照片,似乎是暴露不文明行为。但我感觉这是被逼无耐的,应该设身处地的替堵车的人考虑。以后环路上要有电动自行车的流动厕所。电动自行车没了,真愁。
五、电动自行车是新能源的希望
中国的产业进步很艰难,地方政府的政策腐败和急躁冒进很明显。因此对中国的最大的自主创新的产物-电动自行车的打压总是很严重的。不论是标准的打压,还是地方政府的打压,这都是变本加厉的。
电动车的发展很艰难,与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类似。但自主品牌汽车有国家保护。电动行车是野孩子,最是要被掐死,这是可悲的,毕竟科学发展观是要务实。
中国产业转型和发展新能源车要从电动自行车开始,这样最务实。
六、建议深圳大力发展电动自行车
1、发展电动自行车缓解交通压力
车价很便宜,很多人不是没钱才不开车的。掐死电动车出行,很多人就会改成私家车出行。
2、管理疏导很重要
深圳管理电动车粗暴简单,或者不管、或者掐死,其核心是管不好,能力差!
建议加强管理。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基本是空白,应该探索如何有效管理的措施,比如车速,处罚等。当然电动车罚款少,不如汽车罚款好完成指标。
3、新能源产业要从电动自行车起步
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是高电压,高速度、大型化,这是有问题的。而新能源的锂电的电动车还是很好的,速度适中,车身轻,安全性高。同时锂电池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推动电池行业的发展。
我买锂电自行车不需要国家补贴,而我们的电动汽车在国家与地方的高额鼓励下仍是很差,这与深圳这样的地方政府的不科学发展思路相关。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