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旅行,更可视为对人生的一种态度。要先有一颗随时说走就走的心,然后才会拥有一辆后缀为Touring的车。
旅行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总是乏善可陈,而各大汽车厂商也都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其实弄得灰头土脸并没什么,关键是有更多人洗掉一脸灰之后并不明白为什么,嘴里只是不停咕哝着下次再干这种事儿一定要弄本黄历好好研读一下。
真正的旅行需要的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流浪精神,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向来是追求稳定富足的生活,为什么追求这样的生活成为广大东方劳苦大众的终极目标?因为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统治者都在没完没了地蹂躏人民,安定和相对公平的生活对他们来讲变成了一种奢望,天灾人祸让逃荒和流离失所一直是家常便饭,难道还有人要求他们把这种状态升华为一种精神吗?
除去精神层面,市场对这类“大屁股”车型好像也并不感兴趣。首先国人对旅行车的外形似乎并不感冒,不感冒的潜在台词是接受起来有障碍,认为这种衍生产品显得不够正式,只有闲来没事的人才会选择这类车型;之后就是价格因素,理论上同款车型的旅行版要贵于三厢标准版,虽说贵的有理有据,但在很多中国消费者看来,买旅行车不如再多花点儿钱买SUV了;最重要的一点,旅行和旅游存在着根本区别,不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那么简单的事儿。
这是一些既有钱又有时间,既有精神又有思想的人才能干的事儿,而目前大多数中国人的实际水平距此还有一定差距,更不要指望着那些只会炫富的暴发户了。不过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这种四有新人在中国正成上升趋势。
简洁舒爽的内饰风格,虽有些一成不变,却不会给人压力
臭贫了半天,还是说车吧。第一代5系旅行车是跟着第三代5系一起来的,稍微转一下就明白了。在第三代5系的研发阶段,设计师其实已经在考虑这个附加车款了,因为如果在一个成品上生加上另一个东西,十有八九的结果是不协调,所以如果有打算,就要从一切的起点开始考虑。5系旅行车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们如今看到的是其第四代车型,根据逻辑和习惯,它的平台代号为F11,而且准时在三厢标准型上市一年后来到我们身边。
这个部分看似是整个车内最奢侈的地方
朴实的性格贯穿始终
对广大中国BMW用户来说,5系旅行车最朴实的地方应该是没有被加长的轴距,由于是进口版本,它保持了和原版一样未超过3m 的轴距,仅此一项便让整个车看上去和开起来都如此和谐。
内部没有了像换挡拨片和抬头显示系统这样的花哨配置(如果你愿意,可以花钱再把它们加上去,其中还包括夜视系统),整个内饰风格看上去非常简洁流畅,更容易让驾驶者集中精神,为此甚至连方向盘上的镀铬条都省去了。
这样的后排空间难道满足不了国人的实际需求吗?赶紧把虚荣这个词忘了吧!
除了尾部的形状,外观基本与三厢版5系没有什么区别,而那个大大的“屁股”却让它变得圆润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平易近人了很多。总之它给你的压力要比那正经八百的三厢车小很多,至少不用担心是不是应该将上衣拉索拉到领口再拉开车门坐进去。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