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3月1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变化,加上新车的价格逐步下探,国内私家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各种汽车消费纠纷随之而来,消费者对汽车的投诉也随之增长。那么近期汽车消费方面的投诉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厂家又是如何回复消费者的呢?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统计,去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投诉16805件,同比增长19.2%。其中,四方面问题最为突出。
第一,自主品牌的质量问题多。低价位曾是自主品牌扩大市场份额的良方。但自主品牌不能仅仅以价格取胜,一定要抓好质量工艺;一旦质量不佳的名声根深蒂固,要想挽回不良声誉造成的损失,将远远大于现时的投入整改成本。
其次,售后服务也是投诉的重灾区。曾有很多消费者反映,买车前后4S店的服务态度差异很大。销售环节可以做到百般呵护,甚至百依百顺,但只要你把钱交过之后,其态度马上就不一样了。
目前每家汽车企业都在努力扩充自己的销售网络,但是与之配套的售后服务体系发展却严重滞后。虽说目前在硬件设施上已与国外的水平相差无几,但是在服务水平上,仍存在很大差距。
另外,加价提车是中国车市的老问题,多数厂商表示加价是一种经销商的销售行为,厂家无权干涉。但其实,加价提车的费用应该叫“加塞儿补偿费”,按照公平原则,“加塞儿者”应该对“被加塞儿者”进行相应补偿。然而,经销商却把补偿款,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说轻了,涉嫌不当得利;说重了,就是索贿、受贿。
还有就是实车配置缺斤短两,车型的配置以提到的实车为准,车主没留意,厂商就想糊弄过去;一旦车主留意了,厂商就跟你一笑,“不好意思了!”
近年来,中国车市全线飘红成就了卖方市场,诚实守信被很多商家丢在脑后,一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规避责任。随着全社会维权意识的增强,商家应该坦然面对问题,这样才能有利于汽车市场向成熟、诚信的方向发展。(中国之声编辑饶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