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慢半拍
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必须有高质量的燃油作保障。但在我国,两者却总存在时间差,不但不能按时执行油品升级时间表,即使按时执行,油品升级速度也经常落后于汽车新排放标准实施的速度。达标油品供应难,并不是因为石化企业存在技术瓶颈,更大的原因在于不愿承受成本上涨带来的利润缩水。
“此前我们在国内进行了大范围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大型炼厂基本都具备了生产满足第四阶段(对应国Ⅳ标准)有害物质控制要求车用柴油的技术能力,如中石化、燕山石化、高桥石化、金山石化、广州石化、茂名石化、海南炼厂、金陵石化、青岛石化、镇海炼化、石家庄炼化、长岭炼化、中石油华南销售分公司、揭阳炼厂、钦州炼厂、中海油惠州炼厂等,其中部分炼厂更是具备生产满足第五阶段(对应国Ⅴ标准)有害物质控制要求车用柴油的技术能力,镇海炼化和中石油华南销售分公司已经开始生产和供应满足第五阶段有害物质控制要求的车用柴油。”环保部相关人士透露:“总体来说,东南沿海和主要车用柴油生产地区各大炼厂都具备生产和供应满足第四阶段车用柴油的技术能力,部分重点地区炼厂已经具备生产满足第五阶段有害物质控制要求的车用柴油的技术能力。‘十二五’期间,将有更多地区和炼厂具备生产和供应满足第四、第五阶段有害物质控制要求车用柴油的能力。”
中石化科技开发部副主任徐惠此前曾表示,车用汽柴油标准从国Ⅲ升级到国Ⅳ,每吨增加的成本大约为200元。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补充说,为提高油品质量而上马的加氢装置,每套需要20亿~30亿元。
“油品质量高,对于汽车自身控污能力的要求就低;油品质量差,对于汽车自身控污能力的要求就高。在企业最看重的效益面前,提高油品质量和提高汽车的控污能力,都需要投入研发资金和增加生产成本,汽车厂家和石油企业在此问题上的博弈,其实早在我国执行国Ⅰ标准时就已开始了。”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主任汤大钢向《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介绍道。
另一位专家的观点更一针见血:“标准迟迟不强推,使得石化企业有了坐观其变的最好借口;而‘没有达标油品’也成为汽车排放降不下来的托辞。”(商用汽车新闻 余梦洁)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