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搜狐汽车"屹立龙头瞻龙年"系列主题评论之一
最近,汽车圈内又相继传出高管离职的事件。北京奔驰的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付强即将离职的消息已经被许多媒体披露出来,只是还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确认。不过,路虎中国执行副总裁胡波离任则被公司内部的一则通告进行了确认。这两人在北京奔驰、路虎工作的时间都不是特别长。而更为引人瞩目的一则人事变动则是华泰汽车常务副总裁侯海靖的离职。因为侯海靖到华泰汽车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最近一两年的时间,中国汽车行业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汽车企业高层的人事变动明显比原来要频繁得多,许多高层的变动几乎可以用“走马灯”来形容,好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而且涉及的高层数量与企业数量也比原来要多得多。有人统计过,2012年以来,汽车企业高层人事变动涉及人数大概就在20人左右。
我们不禁要问:汽车企业还是那些个企业,高层还是那些高层,为什么在一两年之前,他们能够安心工作,今天却为何要频繁跳槽呢?
相对于这些高管来说,薪酬虽然在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绝对不是决定因素。在这些高层看来,能够有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以及发挥自己能力的事业平台,将是他们最大的追求目标。
可以这样说,汽车行业的高管薪酬随着汽车市场的大幅增长,绝对是处于上升趋势。因此,这些高管肯定不是因为薪酬太低而离职,也不是因为另外一方给出更高的报酬而选择投奔。
企业高层离职的原因,更多的是与工作环境有关。当一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与上级领导在企业战略、产品设计、渠道策略等方面发生冲突,而且不能调和的时候,那边下级更多的会选择离开或者“被离开”。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你不可能做出自己的决策,你只能是一个执行者,这对于一个有着雄心抱负的高管来说,是不堪忍受的,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当然,在这种冲突的过程中,很难分出谁对谁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双方互相不能适应。与其凑合着在一起,反而不如分开各过各的日子。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最近一段时期,这种高管与企业之间的冲突会越来越多,或者说高管与企业之间的这种不适应越来越多呢?最近若干年,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速度出现大起大落,从2008年下半年的滑坡,到2009年以后的连续两年的高速增长,再到2011年之后的低速增长。可以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原来的持续相当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进入低速增长周期势所必然。
同时,中国汽车产业经历着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人工成本不断提高,通货膨胀带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成品油价格因为整个世界供求关系发生很大变化,以及诸多不确定因素,都使得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在这种环境压力下的中国汽车企业,必须要从过去的单纯追求销量的扩张,转型到强调品质与品牌的阶段,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面对复杂的环境,面对艰难的转型,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交锋与积淀。企业的一把手与其他高层之间在诸多企业经营策略问题上,或许各持己见。尽管他们相互之间的妥协也会存在,但是在有些企业中,有些高层之间会因为更直接的意见相左而变得不可调和。
汽车企业转型本来就是一件中国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也是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艰难的一件事情。因此,各个高管之间的观点有冲突很正常。不过,恰恰是这种冲突造成了汽车企业高层频繁离职。
由于这种转型过程可能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期,因此,各个汽车企业之间的高层的跳槽与挖角还将不断持续下去。
高层的跳槽与挖角,虽然是转型的结果,但是如果这种跳槽与挖角过于频密,这种转型的结果反而会成为继续转型成功的障碍。
因此,中国汽车企业在这次转型过程中,必须不断调试自己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一把手更需要注意容纳不同的,甚至反对的声音。只有争论甚至斗争,才能获得真理。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依靠天才,而且也不存在这样的天才。企业要想成功转型,必须依靠大多数人的努力。而一个相对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则是这种转型的保证。
对于每一个高管来说,除非你自己希望单干,否则必须要让自己容忍来自方方面面的声音,下级的反对,同级的嘲讽,上级的批评,这些是作为一个高管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是一个高管进一步成熟并向更高职位过渡的必要条件。
没有矛盾的企业是不存在的,成功的企业必须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存在,关键的是,当所有的声音发出来以后,最终需要多方进行妥协平衡,形成一个声音,并坚决有效地执行。
目前汽车行业高层的频繁流动应该只是开始,如果中国汽车企业这种低速增长的情势不能得到根本改变的话,这种流动将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当中国汽车企业在这种高管的流动中不断成熟的时候,一个成熟的为中国汽车产业服务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就基本上出炉了。
而到这个时候,中国汽车产业也将转型成功,中国汽车产业也才能上到一个新的阶段。
(独家供稿搜狐汽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