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汽车市场的去年年度“召回王”日本本田汽车在美国因为夸大宣传油耗能效,存在虚假宣传面临金额估计可达1.7亿美元的集体诉讼赔偿。同时,在中国市场,本田在华合资公司东风本田近日因为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而被迫召回包括在华绝对主力车型CR-V在内的近46万辆本田汽车。虚假宣传和频繁大规模召回凸显本田汽车效尤丰田放弃精品化造车路线而出现的产品质量大滑坡。
本田式虚假宣传
3月16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法院法官批准本田“思域”混合动力车型车主针对本田公司虚假宣传省油效果的集体诉讼和解方案。
据悉,本田汽车因为宣传思域混合车型燃油效率为每加仑50英里(每升21.26公里),大大夸大“思域”的油耗能效,而被美国消费者集体起诉,涉及的产品是2003年至2009年生产的20万辆本田“思域”混合动力车,本田公司将按每辆车赔偿20万辆汽车的车主100美元至200美元,外加最高可达1500美元的购买本田新车折扣。另外,2006年至2008年车型的车主因提出汽车电池缺陷索赔,可获得更多赔偿。
美国法官估计,本田这项庭外和解涉及金额在1.7亿美元左右。虽然在中国市场尚没有本田虚假宣传的确切报道,但是本田思域混合动力车在中国市场也有销售,而本田急于选择和解赔偿,而不是效仿大众汽车在闹得沸沸扬扬的DSG事件中坚持不召回,显然是对本田汽车的产品技术和质量缺乏信心。
有专家表示,如果本田汽车在美国虚假宣传的事件发生在中国,那么估计本田不会有丝毫的损失。因为外资企业漠视中国消费者权益的事情并非鲜有耳闻。近两年日本汽车在华出现众多质量问题,在美国市场总是大规模召回,而在中国却不召回或者小规模召回。
频繁大规模召回
3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因车辆喇叭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本田在华合资公司东风本田决定从4月30日起,召回部分“思域”(CIVIC)牌轿车、思威(CR-V)牌多用途乘用车,总共涉及459962辆。
这是东风本田自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召回,今年1月,因为大灯问题,东风本田宣布召回部分2011年9月5日至11月23日期间生产的CR-V,涉及数量逾5万辆。
而去年在华召回数量最多的是本田在华的另外一家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微博),去年8月,广汽本田由于动力传动系统存在缺陷,召回了部分雅阁、奥德赛轿车,总量超过75万辆,超过了去年本田在华62万辆的总销量,占据去年中国汽车召回总量的四成。成为目前为止中国召回数量最大的一次召回行动。本田同时成为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年度“召回王”。
据悉,2007年,广汽本田也曾经三次大规模召回共计52万辆本田汽车。去年12月2日,本田汽车宣布,因汽车安全气囊存在缺陷,碰撞增压后有可能发生爆炸,全球将召回304035辆旗下汽车,包括雅阁、思域和奥德赛等车型。
有业内专家认为,东风本田今年两次召回主力车型CR-V是因为各个CR-V车主论坛上关于CR-V方向盘、轮胎等各种问题的投诉众多,面临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的压力。此次东风本田大规模召回并不是东风本田主动召回,而是在被CR-V消费者大量投诉后,由质检总局出示调查结果并要求其调查后,东风本田才不得已而召回的。
“在中国,由于相关召回事宜缺乏完备的法律机制,从表面上看,召回是由企业主动实施的,但事实上,外资企业的产品都是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深入调查,并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后,厂商才不得不承认出现质量问题,最终实施召回的。”专家指出。
“打酱油”车——讴歌
本田固守不会因为地震而将研发和生产重心转移至国外,保护了日本本土工人的就业机会。在本土化方面日趋保守和僵化,不仅累及本田汽车发展,也累及其打造的高端产品讴歌品牌。
据悉,本田倾力打造的高档品牌讴歌在华被戏称为 “打酱油”车。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比宝马、奥迪、奔驰要低得多,也不及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这两个日系兄弟。与德系三强相比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相比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两大日系高端品牌,讴歌已经完全体现不出其高端车的特征。
据悉,本田在华实际销量除了2009年爆料的3400辆后就再没有向媒体披露,而进入中国市场晚于讴歌的英菲尼迪却在去年完成19075辆销量,同比增长超过60%,英菲尼迪在华国产化计划已经敲定。而早讴歌一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雷克萨斯去年销量已经达到5.6万辆。
对此,有业内人士估计,凭借单薄的产品线和有限的技术水平,在“报喜不报忧”的心理下,讴歌去年在华销量难以突破5000辆的门槛。当然5000辆的业绩在中国高端车近百万的市场规模下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去年,宝马、奥迪和奔驰品牌销量均创各自历史新高,分别达到138.04万辆、130.27万辆和126.09万辆。在华销量分别达到23万辆、31万辆、19.8万辆。德系三强已经占据中国高端车市场超过八成的市场份额,沃尔沃在华销量也从2010年的3.05万辆增加到47140辆,同比增长54.4%,随着中国高端车市场逐渐成为成熟市场,留给讴歌的是没有市场空间的激烈竞争,占有一席之地或者退出中国市场。
面对日趋保守的发展战略和产品质量不断下滑的困境,本田应该反思其未来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