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我们错过一个时机。但任何一个顾客不可能一辈子都只开一辆车,大家都有换车的时候,我们不想错过他们的换车时间。”2012年4月23日,在接受包括搜狐汽车在内的媒体的采访时,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中国本部长仓石诚司如是说。
眼下,当本田的日本同宗兄弟日产汽车和丰田汽车都在分享中国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时,本田汽车却没有跟上步伐。以至于这家最早而已中国市场的日本汽车制造商不得不修正其中国计划,并于13天前发布本田中国的中期事业计划,其中包括未来3年投放10款新车型,2015年实现销量翻番等。
但这项新的事业计划并没有消除媒体界对这家汽车制造商未来如何走的疑惑,比如其组织架构、其研发中心究竟如何调整和布局?如此激进的商业计划与本田宗一郎初创时确定的技术创新的本田汽车似乎渐行渐远,未来本田汽车究竟是以创新技术为王,还是市场和销量为王?本田如何协调其在华两家合资企业的关系?
就上述问题,仓石诚司与媒体进行了沟通。
搜狐汽车:在本田中国的中期战略发布会上,您曾表示会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目前进展如何?我们看到,日产旗下英菲尼迪已经确认国产,讴歌有没有相应规划?
仓石诚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具体内容还不方便透露。最重要的是尽快实现本地化。今天我们发布的两款概念车Concept C和Concept S,是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新车型,今后我们会向中国市场推出更多针对中国市场或者以中国为主导研发的新车型。
本田汽车原来一直以美国和日本为主导研发车型,并将其引进中国市场,由广汽本田和东风Honda两家公司生产。今后我们将构筑新体制,研发方面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日本,而是会和合资公司一起开发更适合中国顾客的新产品。
当然,要开发这样的产品,就必须满足中国的零部件采购。我们将以更快速度生产更有魅力同时又非常具有成本竞争力的产品。
关于讴歌是否国产,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计划。但我们会想各种办法改善现状。除今天介绍的两款新车型外,今后还陆续会有新车型投放。当其销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我们会根据需要对实现国生进行规划和论证。
搜狐汽车:在本田的中期战略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努力改变保守形象的本田,比如未来3年投放10款新车,2015年销量翻番等。但这个比较激进的计划和本田宗一郎时代确定的创新技术的本田似乎有些相悖。未来的本田汽车究竟是什么样的企业,是继续以创新技术为王,还是以市场为王,销量为王?
仓石诚司:最根本的一点,本田会坚持以最快速度向客户提供他们喜欢的商品。首先我们没有把销量放到第一位考虑,目前的经营状态也并不是因为采取了保守思路,市场上可能会认为我们车型少,并优先考虑收益率,我们也听到这样的声音。但本田会一如既往地以顾客为中心,尽快向顾客提供产品。
大家可能比较关注销量,雅阁、思域、CR-V等这些是我们的主力车型。但我们发现,中国近期增长较快的是小排量车型,在这方面本田的车型相对较少。今后我们会投放更多小型车。
搜狐汽车:我们想知道,本田今后在中国市场将如何丰富其产品线?未来两年会投放哪些车型?
仓石诚司:这次北京车展上的两款概念车,只是工作的第一部分结果,今后会有更多成果介绍给大家。除专门在中国研发的汽车外,像雅阁、思域等全球车系,我们也会加入更多中国元素,更重视中国顾客的口味和喜好。目前美国版雅阁和中国版已有一些区别。此外,我们还会对广汽本田和东风Honda合资公司的产品线做出相应调整,不断丰富。
搜狐汽车:最近几年中国豪车市场非常火爆,但讴歌却相对沉寂,其原因何在?今后除推出新车型外,还有无其他具体的市场营销举措?
仓石诚司:讴歌遇到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跟中国税收政策有关,以3.0升为界,3.0以上和3.0以下税率不同,但讴歌主力车型RL和TL是3.5升和3.7升。国家对税率做出调整后,其他公司相应推出3.0升以下车型,而讴歌研发基地在美国,故在研发和调整上相对延迟。
另一个原因是,讴歌是在美国设计研发,更重视美国市场和美国客户喜好,而美国客户跟中国客户的喜好有出入。我们对讴歌现状非常不满意,今后会在讴歌开发时导入更多中国元素。这次车展我邀请讴歌设计团队参与,并派出研发人员到北美,希望从企划阶段就开始介入。
从销售角度看,目前讴歌有40家经销店,这是我们5年前制定的网络规划,根据当时情况,这40家店可覆盖全国80%至90%的市场区域。但最近两年二三级城市发展快速,并越来越重要,我们的网络已不能完全覆盖。所以,今后我们将一边引入新产品,一边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尤其是二三线城市销售网络建设。
搜狐汽车:去年东京车展上Honda发布新一代动力总成技术EARTH dreams technology,其动力功率和燃油是多少?它与涡轮增压技术有什么区别?
仓石诚司:应该能提高20%左右。前不久颁布了到2015年的油耗法规,即每百公里6.9升,目前汽车行业平均水平约8升,广汽本田和东风Honda稍微有些差异,基本在8升水平。2020年的标准会更严格,为达成标准,需要投入很多新技术,并更新换代发动机。2015年后我们可能会投放更多混合动力技术,如IMA技术以及电动汽车投入等。
搜狐汽车:本田中国在加强本土化和自主研发方面有何具体措施?
仓石诚司:本田目前在中国有3个研发中心,广汽本田研发中心和东风Honda研发中心主要进行自主品牌研发和零部件采购,如去年推出的理念和刚刚发布的思铭。此外,本田(中国)也有一个研发中心,主要向雅阁、思域等全球车型导入和反映中国要素,同时进行研发工作;实现零部件采购;对市场进行调查。
Concept S和Concept C这两款概念就是上述研发中心的第一个成果,今后会有更多针对中国客户开发的新车型。这是以本田(中国)研发中心为核心,联手两家合资公司的研发中心协作开发。
当然,培养研发人才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因此本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通过跟两家合资公司研发中心的合作,不断培养合资公司研发人才,提高开发能力。
搜狐汽车:能否透露本田从2012年到2015年,甚至到2020年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投放计划?本田是否也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仓石诚司:2020年要达到每百公里5.0升的新规定,仅仅依靠改进汽油发动机技术很难实现,因此,我们也希望能尽量普及IMA技术。最核心要素就是成本,否则客户很难购买。这需要我们对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实现本土化采购,具体规划今天还不方便透露。但将来我们既会有混合动力CR-V,也会有混合动力雅阁。
本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已开始在国内试验。这些新技术都受到充电时间、行驶距离和成本等客观因素限制,需要我们想办法克服。
搜狐汽车:广汽本田和东风Honda相继推出合资自主品牌,对于这两个自主品牌未来发展,本田会提供哪些具体援助?刚才提到的新技术是否会同步导入合资自主?
仓石诚司:无论是广汽本田还是东风Honda,都是本田,因此这两家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也会达到本田品质和技术,我们也会将本田技术投入两家合资公司,这也是合资公司自主品牌的优势所在。大家知道,开发一款新车型很不简单,以思铭为例,它以思域为基础进行现地采购。我们现阶段就是让合资公司研发团队学到更多经验,从技术上提高。
同时本田(中国)研发中心,包括日本研究所也会对两家合资公司进行指导,反过来,我们也派出合资公司研发人员到日本研究所学习,掌握更多经验。从长期发展看,我们希望摆脱现有车型,让他们单独进行新车研发。如能达到这种程度,未来产品线和车型领域就会拓宽,这非常有助于两家合资公司进一步发展。
搜狐汽车:本田能改变中国营销战略是件好事,过去几年中国车市高速增长,现已逐渐进入平稳期,本田会否觉得错过最好发展机遇?您对讴歌在豪华车市场的销量和排名有什么目标?
仓石诚司:本田近期也进行了很多反省,尤其是经济危机后对世界经济的判断和预测,当时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和市场都会萎缩,所以对中国市场新商品投放,以及东风Honda产能扩大都进行了调整。这些因素导致我们没跟上中国市场快速增长步伐。
从2008年到2010年市场表现看,增长最快的是小排量车型和自主品牌车型,今后我们会强化小排量车型商品布局,希望能获取一部分原来购买自主品牌的消费者的换车需求。我们调研到,中国顾客换车时,都希望换一款更好的车,我们想对此进行开发。
某种意义上讲,可能我们错过一个时机。但任何一个顾客不可能一辈子都只开一辆车,大家都有换车的时候,我们不想错过他们的换车时间。为留住已有客户,需要开发更多有有魅力更低成本的产品,我们也会针对此目标进行研发。
我们对讴歌现状也很不满意,现在还没有更具体的销量计划和目标,但我们会通过增加小排量车型,加强销售网络建设来扩大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