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专题 > 汽车杂志封面秀 > 时代汽车专区

该出手时就出手 中国首次对美汽车"双反"

2012年05月15日15:20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时代汽车

  2011年12月14日,国家商务部发布2011年第84号公告,决定对美部分进口汽车实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公告称,自2011年12月15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5升以上的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时,应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缴纳相应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实施期限2年。

  反倾销税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反补贴税,是指对进口商品使用的一种超过正常关税的特殊关税,目的在于为了抵消国外竞争者得到奖励和补助产生的影响,从而保护进口国的制造商。

  来而不往非礼也

  据商务部统计,近年来,美国、欧盟、巴西、阿根廷、印度、埃及等国纷纷加入对中国企业发起“双反”调查的行列,而美国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扮演“领头羊”的角色,自中美之间“双反”第一案开始,迄今为止美国共对中国发起“双反”调查31起。

  一直以来,中国被美欧列入“双反”调查的企业由于不能充分理解世贸组织规则和缺乏相关问题的处理经验,往往采取放弃诉讼、缴械投降的消极措施应对,最终只能无奈地退出美欧市场,我方的软弱也让有关国家频频挥舞贸易保护大棒,让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蒙冤,竞争力大大削弱。

  中方一直处于步步被动的局面,首先挺身而战的并不是政府部门,而是浙江裕华木业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首次赢得美国“双反”调查以来的胜利,此后我国商务部对美国取向性硅电钢和本次对汽车产品采取的“双反”措施,也意味着中美之间的“双反”大战由中方“被动挨打”进入到了互有攻守的阶段。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商务部本次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产品采取 “双反”措施就显得意义尤为重大。首先,汽车产品的特殊性让本例“双反”案可以视为对近期美方对我国光伏产业发起“双反”调查最有力的回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反击战也标志着我国企业和政府在应对世贸争端的处理方式更加成熟;其次,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次对美汽车产品的“双反”措施表面上针对美国刚刚复苏的车企,实则是中国在对美国政府施压,不要动辄通过“双反”措施让更多的中国企业陷入不公平竞争的尴尬。在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中方对外方企业主动采取“双反”措施合情合理合法,中方在频遭“双反”调查的情况下主动出击正体现了孔子的教导——来而不往非礼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次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产品采取 “双反”措施不应当作孤立事件看待。从当前全球经济现状可以看到,被金融危机困扰的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脚步迟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面对日益强大的对手——中国,美国必然要频频出招。

  随着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急剧增加,双方在贸易问题上的摩擦不断加剧,美国对中国开始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的逐步升值并未能抑制中国出口迅猛增长的势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屡创记录。美国国内要求对华采取强硬措施的呼声不绝于耳。美国参议院曾提出提案,要求取消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并对所有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迫使人民币升值,以降低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面对中美贸易存在巨大顺差的事实,双方的理解和对策大相径庭。对于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实体而言这是必然,中美就像两只豪猪,不能过分亲密,又要相依而存。中国以出口贸易为导向的经济战略离不开美国市场,中方强调中美经贸关系是互利双赢的,不应把贸易问题政治化。而美国依靠向中国出售国债的方式维持庞大的政府开支和消费能力,美方对贸易逆差的抱怨背后是两党博弈的政治需要,越是临近大选或支持率下降时,就要重弹这个老调。以美国《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为例,虽然不少看法认为该法案是在打选举牌,没有实际效用。但是通过研究看,相比以前美国所提出的法案,这项法案在任何方面的操作性都有很大的提高,也就是一旦通过,具体的实施就会紧跟而上。而中国肯定是这项法案的一个对象。这项法案也会较之前反倾销、反补贴的打击力度加大,中国对此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以及应对措施。

  其实,在上述问题中,无论是统计口径上的各持己见,还是对各自经济利益认知上的心照不宣,对两国来说本来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对外推行霸权、对内多元民主的国家来说,借用国内政治压力,将经济贸易问题政治化,以操纵国际经济关系,在外交上早已驾轻就熟。由于近两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增加过快,已经达到了某种心理承受的极限,加之对“中国崛起”的不安,不断攀升的对华逆差在美国国内遂变成了重大的政治问题,就像20年前美国给日本经济挖坑,今天美国希望对中国如法炮制。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如果仅仅局限于经济理性的非政治方式对美国加以规劝,来解决双方的贸易冲突实属对牛弹琴。

  中国在处理与美国(以及欧盟)贸易争端问题上的惯常做法是“订单外交”,也就是通过经济利益上的让步来换取双边经济政治关系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订单外交”对缓和双方贸易紧张关系可能会起到一定作用,但它对中国产业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例如以巨额外汇资金采购波音、空中客车等大型客机,不但使我国飞机制造业难以发展,也会造成民航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其次,“订单外交”或许能收一时之效,却不能使中国根本摆脱美欧发达国家在对华贸易问题上不断升级经济政治压力的被动局面。从本质上讲,这一局面是由中国全面加入经济全球化之后,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所确立的国际贸易结构所决定的。因为中国要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必然要进行大量的产业投资,由此而成为世界最大的低技术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而跨国公司积极把中国整合进入其全球生产营销网络,则进一步导致了中国国际贸易量的激增。

  应该提醒一下健忘的美国人,就在2008年,身处泥潭的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克莱斯勒搭上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顺风车”,共获得价值约22亿美元、约8.15万辆的对华出口大单,这一数据接近2007年进口汽车数量的1/4。在约22亿美元的高额订单中,金额最高的是通用中国和上海通用与美国通用签订的进口协议,自2008年至2010年,通用汽车将向中国出口整车、零部件和相关设备器械约10亿美元;福特汽车公司则将出口超过8亿美元的汽车和零部件到中国;与此同时,克莱斯勒中国也和美国克莱斯勒签订一笔价值4亿美元的进口协议,进口车型主要是JEEP品牌系列。

  学会用WTO规则这把双刃剑

  中国为加入世贸组织做出了一些让步,自从签约之后,美国正是利用不利中方的文件及约束性条款对中国屡屡发难。中方完全可以在充分理解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采取攻守结合的战略,灵活应对适时反击。甚至可以借机要求重新谈判WTO的有关内容,特别是废除《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TRIMS),该协定对中国实施独立的产业振兴方针构成了极大的法律上的障碍,迄今,世界上只有很少的国家签署了这一协定,中国如果决心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摆脱这一协定的束缚。美国若因逼迫人民币升值未果而对中国进口产品实施全面的关税限制措施,中国则可以美国完全不履行WTO义务为由,对美国在华投资实行全面禁止或严格的限制。

  这场将震动世界的中美两大国之间的全面的经济贸易战会不会发生,届时将取决于与中国有着密切利益关系的美国商界的态度。假如美国在华企业无利可图,天平自然将倾向于“排华”势力一边,但事实上,据中国美国商会的一项调查,86%的美国公司在华收益正在提高,42%的公司在华利润超过了他们在全球的利润率。这恰恰便于中国利用美国商界在国内政治中的巨大能量,调动美国商界压迫美国政府采取理性态度,以真正达成中美之间“公平和持久”的贸易关系。

  中国如能赢得这场经济外交战,不但将提高中国的大国威望,更重要的是可以鼓舞国内民众的民心和士气。但外交仅仅是促进国家利益的工具,再高明的外交也无法解决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处境给中国造成的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的战略性的被动局面。中国要实现国家强盛,必须以适当的方式加入经济全球化,中国对于规则化的国际经济政治体系只宜取因势利导之策,但如何驾御经济全球化,使之服务于中国产业振兴和工业化的目标,以尽快改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而不是为经济全球化所吞噬,就需要把握规则,善用规则,特别是在必要时能够以规则战胜规则。当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来发挥作用,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国家的振兴从根本上须要依靠强劲的内需的支持,但要克服导致内需疲弱的不利因素,恰恰需要国家各种制度的改进和创新。

  板子打在谁的身上

  从海关总署获悉,去年我国进口车市场表现突出,全年进口汽车数量首次超过百万辆大关,达到103.89万辆,同比增长27.69%。据经销商分析,进口车持续攀升的原因是部分消费者对豪华车和高端SUV的偏爱,尤其是在北京市场限购后趋势表现更为明显。市场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月均进口超过8.66万辆,创历史最高。进口增幅最大的车型,则是奥迪沃尔沃英菲尼迪凯迪拉克,就在去年11月,上述4个品牌同比增幅均超过了100%。

  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整理的汽车商品进口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累计进口金额达430.88亿美元,同比增长40.63%。在本次商务部开列的采取“双反”措施的美国汽车企业中,刚刚走出破产保护阴影的通用克莱斯勒在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征收额度位居前列,这对于试图依仗中国市场实现复兴的两大汽车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打击,而对没有国产产品且进口车型基本都在被征收“双反”税范围内的克莱斯勒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截至目前,商务部采取“双反”措施范围内的汽车企业快速做出反应,部分企业针对此事发布了简短的声明,但相关汽车产品的价格上涨应该是必然的结果,通用克莱斯勒等企业进口车型销量的下滑同样可以预见。但消费者大可不必对此担心,在品质相差无几、产品异常丰富的高端汽车市场,有太多的车型可供选择,某几种车型的价格上涨并不会影响购车梦的实现。

  此次对美国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也是对商务部长陈德铭提议的有效回应。陈德铭此前曾表示,若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企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国将会回击;与中国发生贸易纠纷的国家将遭受更大损失,因为中国对外国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市场。

  一位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负责人表示,对进口车征收双反税,会对我国自主品牌同类型汽车带来一些好的作用,给自主品牌汽车创造更大的市场机遇。他说:“虽然双反税的征收对象是美国进口车型,但是同样也会导致其他品牌在美国生产的车型受到连累。在今年车市暗淡的环境下,进口汽车量却在猛增,这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有一定程度的打击。但是随着双反税的征收,进口车的价格肯定会提升,而且进口车的后期成本与自主品牌汽车相比也是相当高的,所以在价格方面自主品牌汽车有绝对优势。”上述负责人强调,此次对美国进口的小轿车以及越野车征收双反税,是很好的回击美国对我国在其他商品出口方面遭遇的不公平待遇。

  “双反税”对美系车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其进口成本。其中,克莱斯勒税率最低,两税相加后为15%;通用汽车两税相加税率为21.8%;福特汽车的税率则高达34.4%。按照这一税率,美系进口车成本少则上涨数万元,多则上涨十万元以上。以税率最低的克莱斯勒为例,其眼下在中国销售的所有车型均需进口。以相对便宜的JEEP爱国者来说,这款车在雅虎网站上的裸车起价15995美元,开征“双反税”后,将增加进口成本15995×0.15=2399.25美元,约合人民币15235元。而起价42995美元的新款JEEP大切诺基,则要多征税60200元。福特汽车眼下仅有一款“锐界”,这款车起价为28305美元,“双反税”开征后,进口成本至少要增加61000元。而像林肯凯迪拉克这样的豪华车,进口成本将增加10万元以上。

  从2011年12月15日开始,我国对从美国进口的排量超过2.5升的汽车,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尽管此措施同样涉及本田宝马奔驰的在美企业,但受影响最大的仍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美系三强。眼下,美系进口车面临着一道选择题:要么坐视进口成本增加,要么赶紧在华落地,实现本地化生产。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进口汽车市场高速发展和进口汽车价格虚高,导致跨国汽车公司在华的进口车业务普遍盈利,且利润率远远高于欧洲和美国市场。

  美国进口车的双反负担会不会转嫁到中国消费者的身上?对于这个疑问,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征收“双反税”后,美系进口车如果想通过提价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是不明智的。从去年前三个季度的进口数字看,美系车进口总量不过1.5万辆,份额也就在5%至6%之间;德系和日系车才是大头,两者相加份额达到70%左右。“美系进口车本来就处于追赶者的位置,而且克莱斯勒福特都只有区区一款进口车,这时如果再逆势涨价,等于是把仅有这一点份额拱手让人。”崔东树认为,当前德系和日系车的进口产品都很丰富,美系车如果提价,消费者很可能转身就走。崔东树认为,双反税的开征,可能会加速上海通用长安福特等美系车企在华合资企业的产品引进速度。目前,上海通用已有丰富的产品线,仅去年一年就上市3款新车,提前做好了“双反税”开征的应对准备。福特汽车由于只有一款进口车,损失也并不大。只有克莱斯勒,由于在华没有生产基地,且计划继JEEP品牌之后,明年将克莱斯勒品牌引入中国,“双反税”的开征对其影响最大。在2011年11月中旬的广州车展上,有消息称克莱斯勒希望通过菲亚特广汽的合资企业,实现“借鸡生蛋”,实属形势所迫。

(责任编辑:吴俊)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