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吉利:复兴沃尔沃 民营车企的“丰田梦”

2012年05月28日07:25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耿慧丽

  自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减少了媒体曝光度,但只要在公开场合出现则言必及沃尔沃。毫无疑问,复兴沃尔沃是其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

  自导演了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一轰动全球的“蛇吞象”式收购后,李书福及其领导下的吉利俨然已经被很多人视为民营车企的成功典范。凭借对沃尔沃的收购,李书福麾下聚集了一大批经验丰富、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端人才,民营车企吉利也由此蜕变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国内车企。

  迄今,在民营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仍有不少草根民营企业家梦想着成为第二个李书福。

  然而这条路并不容易,即便被视为“成功样板”的李书福,依然仍在全面复兴沃尔沃的道路上小心摸索,李书福心目中的“丰田梦”,也有许多有待构筑的板块。

  放“虎”归山

  现在的李书福,已经不太愿意对媒体反复提及收购沃尔沃的过程,用他的话说,收购是“最简单”的部分,“并购之后,烦恼才开始”。言下之意,如何实现让沃尔沃“放虎归山”,才是最具难度与挑战的部分。

  这也是外界对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大质疑,一个仅有12年历史、年销售收入仅有160亿元的中国民营汽车公司,即便能筹措多方资金买下有86年历史、年销售上千亿元的沃尔沃,又如何承担高昂的持续投入?分析人士称,收购后,维持沃尔沃运营每年至少需要10亿美元。

  除了如何养得起出身高贵的“公主”之外,外界也担忧缺乏国际化经验的吉利,难以应对工会、跨文化经营、高端品牌运作等国际化经营的挑战。

  在商场中摸爬滚打了20余年的李书福,尝试着按中庸之道为沃尔沃开出“中式药方”。

  在2010年收购沃尔沃后,李书福便一再强调:“吉利吉利沃尔沃沃尔沃。”他承诺收购后沃尔沃仍将保持独立运营,以打消瑞典工会以及西方媒体对于沃尔沃吉利收购后的种种顾虑。

  2010年9月,沃尔沃在瑞典召开收购后第一次董事会,11名全新的董事中,除了李书福、在吉利收购沃尔沃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沈晖与吉利有关之外,其余9名董事会成员都是在专业猎头公司的帮助下从全球海选而来,背景多元且具有丰富的跨国公司从业经验。原有的沃尔沃管理层则基本保留。与此同时,在为收购沃尔沃时就已准备好的后续经营资金9亿美元也陆续到位,真金白银的资金输血为沃尔沃平稳度过过渡期奠定了“物质基础”。

  交割完成三个月后,“沃尔沃-吉利对话与合作委员会”成立,李书福任主席,吉利沃尔沃各派4名代表,并确定了双方在平等基础上的对话、沟通机制,既为解决沃尔沃问题上的中外分歧打通了桥梁,也为日后吉利沃尔沃之间的战略合作埋下了伏笔。

  有了这些基础以后,虽然在收购后的过渡期,中外双方曾发生分歧,如李书福在出席某论坛时曾“爆料”称他和沃尔沃管理层在车型开发理念上存在分歧,沃尔沃的开发理念不适合中国国情;国外媒体也报道称在中国规划生产基地的问题上中外双方发生“激烈争吵”等,但最终都止于决策讨论过程。2011年2月沃尔沃发布中国区战略,宣布5年20万辆的目标并确立成都、大庆两大生产基地,随后,沃尔沃又发布了“天地”概念车,表明争论后双方最终走向了妥协统一。

  沃尔沃的市场、经营状况表现也从另一方面表明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的进展。完成收购的2010年,沃尔沃全球销量便止跌回升,实现扭亏为盈。2011年,沃尔沃业绩进一步提升,销量增长20%,增至44万辆,营业收入增长11%,净利2.4亿美元。被视为其“第二故乡”的中国市场也实现54%的增长。

  和大多数中国企业到海外建立分支的路径相比,李书福和吉利所选择的100%收购一个国际化品牌的国际化路径鲜有前者,在中国汽车行业则尚属首例,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一个草根出身的中国民营企业如何应对全球化管理、文化融合这样一流跨国公司都感到棘手的问题?李书福依然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今年2月,吉利控股与海南三亚学院成立的“全球型企业文化中心”,便是李书福针对沃尔沃运营中文化融合与管理的挑战而进行的新尝试,试图探索一种跨越国界、跨越民族、跨越宗教信仰、放之四海都受欢迎的“全球型企业文化”。

  因此,李书福更愿意在媒体面前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等文化、价值观层面的“大命题”。

  构筑丰田

  在海南三亚出席“全球型企业文化中心”成立仪式之际,李书福主动向外界透露了一条重磅消息,吉利汽车将与沃尔沃开展实质性合作。他的表态意味着沃尔沃反哺吉利已经正式提上日程。

  今年3月初,吉利控股集团总裁、CEO安聪慧和沃尔沃汽车总裁、CEO雅各布在上海共同签署技术转让协议,开启双方深入合作的大门。双方就沃尔沃汽车公司向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公司转让技术达成协议。为全面提升吉利汽车品质,打造吉利汽车旗下高端品牌,吉利方面将使用沃尔沃汽车授权的先进技术。

  虽然吉利当初购买沃尔沃的目的不仅仅是重振这个没落的欧洲高档车贵族,借贵族血统武装自己的门面、把吉利汽车提升到更高档次的意图也是人所共知。但考虑到跨国收购的复杂性和国外车企与媒体对于中国车企转移技术的强烈抵触心理,直到重振沃尔沃的各方面工作都步入正轨、沃尔沃全球业绩交出漂亮答卷后,沃尔沃反哺吉利的事情才在“按照市场规则办事、不违背知识产权协议、不损害沃尔沃利益”的前提下小心翼翼地提上桌面。

  吉利内部人士透露,李书福的设想是,“最终 (吉利控股)集团形成吉利沃尔沃及根据这次签署的协议打造的一个全新品牌齐发的格局。”今后,沃尔沃将是吉利旗下定位最高端的品牌,全新打造的品牌居中,而吉利品牌则定位为面向大众的品牌。2007年转型后,吉利新设立的帝豪全球鹰、英伦三大品牌将成为吉利品牌下的子品牌。形成类似于丰田汽车那样覆盖不同档次的品牌格局。

  事实上,这并非吉利第一次宣称要效仿丰田,依靠发明丰田方式改写世界汽车格局、称霸世界车坛数年的丰田汽车,一直是吉利等中国车企心中的榜样。

  早在2004年,李书福就曾喊出:“要让吉利车走向全世界!”彼时,吉利进入造车行业不过6年,由游击队转成正规军、获得政府正规生产资质也才3年,产品在市场上主要以低价取胜。不管是李书福还是吉利汽车,都饱受业界的贬低与嘲讽。

  因此,当李书福屡屡面对媒体强调“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中国车走遍世界”,并一脸认真地表示这是他和吉利人一直抱有的“崇高而美好的信念”时,不少人以为这些大话只是草根企业用来“作秀、博人眼球”的一种手段而已。

  然后在随后几年间,李书福带领吉利实施战略转型,通过技术、品质提升工程扭转吉利汽车之前廉价低质的形象,在外界诸多质疑声中成功收购沃尔沃并安然度过过渡期。虽然李书福复兴沃尔沃的道路只是刚刚迈开了步伐,离他收购沃尔沃时许下的“要让沃尔沃在中国超越宝马奔驰”,让沃尔沃跻身全球高档车第一阵营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年销量只有40多万辆的吉利汽车和年销量高达700万至800万辆的丰田等汽车巨头相比,无论在销量规模还是国际化程度、人才、管理等多个维度上都差了N个等级。但没有人会再嘲笑李书福让吉利车走遍世界的“丰田梦”,外界开始意识到,李书福之前的那些“大话”并非痴人说梦,而是这位有激情、敢想敢干的创业家一直努力追寻的梦想。

  正是这种创业激情,使李书福实现了从照相个体户到冰箱厂小老板再到摩托车、汽车集团大老板、企业家身份的蜕变,使吉利汽车由最初经营、管理都非常草根的民营小企业成长为率先收购外资品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民族车企代表。

  李书福曾说,人生何止沃尔沃!所有的物质财富都将会成为过去,“神马都是浮云”,但是,理想和信念将会永存。

(责任编辑:桑大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