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合资自主“换标”的消息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这里的“换标”有两种类型,一是“思铭式”换标,将销量不甚理想的合资自主车“思铭”贴上本田的标识来出售。另外,有媒体也曝出极个别启辰经销商为了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启辰D50可为消费者提供换标服务,把启辰D50“变身”日产颐达。当然,这只是个别行为,是被主机厂所严厉禁止的。二是“宝骏式”换标,乐驰将投身合资自主阵营,换标为宝骏,以求提升宝骏的销量,进而实现月销过万。
与此同时,有最新消息称,日产玛驰将步乐驰后尘,换标变身为东风日产旗下合资自主品牌启辰。如此一来,目前4个合资自主品牌理念、宝骏、启辰、思铭,仅有理念未涉及换标风波。
这两种类型的换标,不禁让我们重新思索合资自主的意义。
“换标”目的,毫无疑问是为了销量。卖得好的想卖的更好,把品牌基础夯实,于是拿一款热销的合资车贴标,以扩大产品阵营;卖不动的就想换成大家熟知的合资车标以“促销”,或者将合资车贴上合资自主车标谋求“双赢”。
相关阅读:
“换标”背后,其实折射出合资自主诞生以来的尴尬境遇。但换标真能拯救合资自主吗?笔者以为不然,换标看似是在让合资自主更加强大,倒不如说是让合资自主这个“披着羊皮的狼”变得更加名正言顺。
“换标”未必能带来销量和品牌提升
合资自主相继推出和上市以来,并未像此前有人担心的,会蚕食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反而是有的合资自主品牌自己本身市场就做的不理想,导致销量业绩不佳、品牌认可度不高。
换标是一剂提升合资自主销量和品牌的良药吗?非也。
第一,经销商单方面将思铭/启辰换标本田/日产本身就是一种值得商榷的行为,即使暂时不被查处,也只能是短期做法不能长久,如果这种行为泛滥,实际上是在加速合资自主品牌的死亡。
第二,乐驰换标进入宝骏阵营效果有待观察。宝骏上市以来的销量成绩有目共睹,但产品线单一、品牌深度仍然不够是其软肋,这样让其销量逐渐显现疲态,2012年以来可谓节节下降,6月销售4015辆,还不到1月9006辆的一半,厂家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为尽快提升销量、打造品牌才将“乐驰”招致麾下,以图丰富产品线,并带动销量,但曾经火爆的乐驰,其销量已非比从前,进入2012年就一直呈下降趋势,今年上半年乐驰共销售21626辆,同比下滑41.3%,6月仅销售2015辆。
乐驰换标宝骏后,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两个乘用车品牌将合二为一,以一个新生合资自主品牌的形式寻在,那么乐驰能否不辱使命,将其潜在的消费群体带到宝骏品牌,以提升销量和品牌知名度?笔者以为,1+1未必一定会产生大于2的效果,一旦不能如愿,厂家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既丢了西瓜,也没捡到芝麻。
第三,玛驰换标变身启辰前景不容乐观。有媒体报道,东风日产启辰事业部相关负责人的最新表态,让“玛驰换标启辰”的猜测尘埃落定。启辰上市之后市场表现尚可,一直呈上升态势,但三个月的销量不代表此后的市场表现会一直乐观。对于玛驰,其过高的售价让其与同级自主品牌车型相比缺乏竞争力,因此销量萎靡,这款东风日产旗下唯一的A00级车也在上市后仅半年便曝出停产消息,今年6月份的销量仅有900辆,2月份则创下了345辆的低潮。如此业绩,玛驰换标后,能成功充当启辰的加速器吗?
相关阅读:
综合分析,从销量来看,换标的结果都是未知数。就算换标策略都能取得成功,能够助力合资自主销量暂时腾飞,但这种借助合资车销量换来的成绩,也不能算是合资自主品牌的成功。而对于一个汽车品牌的打造和树立,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通过这么多年的辛苦历练和殊死打拼,都不敢说品牌塑造已经非常成功,难道吸纳一个“换标”的合资品牌,就能成为打造合资自主品牌的捷径吗?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