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重点着眼售后服务
本次渠道变革引发行业关注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渠道变革带来的一系列中层管理人员变动。销售区域重新划分之后,一汽-大众同步进行了大区市场总监和销售总监的调整,并在每个大区新增服务总监一职。
一汽-大众表示,这不仅体现了一汽-大众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以更大的力度强化服务质量,打造服务品牌,更标志着汽车后市场时代的到来,凸显了企业对汽车售后服务的重视。
上述一汽-大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层管理人员大规模变动是由于在每一区域事业部都会进行新老人员的搭配,同时,对于新设立的岗位,涉及新的任命和调动。据悉,这次变动后,一汽-大众管理人员数量增加了50%。
分析认为,在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极不均衡的情况下,细化区域事业部,各个大区可以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决定营销策略和宣传模式,这将使决策更加贴近市场,也更加符合终端需求。
数据显示,到2012年末,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经销商数量达到580家,和2008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在B级城市的网络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5%。
“高质量销售”一直是一汽-大众倡导的销售方式,对于经销商网络的管理也是一汽-大众为行业称道的模式。但是,按照一汽-大众规划,2015年,销量达到180万辆,经销商数量超过800家,这对经销商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保障而言,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目前,一汽-大众基本将新车销售任务转移到新店,而老店基本以售后服务为主要目标。以上述北京地区经销商为例,2013年,销量业务与2012年基本持平,主要考核转向后市场的开拓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分析认为,随着保有量的提升,汽车竞争的下一个重心转向售后服务质量,并且这一竞争时代已经来临。一汽-大众此次对于区域事业部的调整,也是为这一全新竞争领域打下基础。
一汽-大众强调,面对2015年180万辆的目标,会更加强调“高品质”的增长。随着新一轮销售区域改革的开始,产品系列的丰富和产能布局的完善,一汽-大众在体系、架构和人员方面都做好了充分准备。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