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自主车企多元化经营切莫掉入"大集团"陷阱

2013年03月23日01:00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丽双

  自北汽传出要进军航天制造业、吉利涉足矿产业之后,自主车企多元化经营的话题又变得热门起来。多元化经营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目前几乎所有汽车企业除了造汽车之外,都有自己的业外投资项目。其实,通过拓展经营为汽车业务提供更雄厚的资金支持本无可厚非,但就怕自主车企为求“个儿大”,掉入“大集团陷阱”。

  每一个企业家心中,或许都有一个大集团梦。这个梦或是世界500强,或是一个可观的营业收入数字,二者都表现为体量上的庞大。成为一个大集团,既有跨国公司的影响,也有行业、企业自身的内生性需求。60年前,我国汽车工业从零起步,从手工造车一点点成长起来;60年后的今天,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车市场。这种在世界汽车工业舞台上的地位逆转,是大市场带来的。从汽车产业政策看,也处处显示国家对大集团的渴求。2009年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明确了谁是“四大”“四小”汽车企业,并分别授以兼并重组范围的“权利”。对汽车企业个体而言,规模上的大也是获得更大发展、赢得更大支持、取得更大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世界上最牛的企业,哪家不是大集团?

  然而,实事求是地分析,就我国汽车工业所处阶段而言,自主车企面临的主要任务却不是求大,而是做强,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确是一个时刻都需要我们反思的提醒。当前,我国汽车工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大而不强。不强在什么地方?首当其冲的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够,自主品牌汽车还没有占据市场主流地位。自主品牌汽车不仅向上突破非常困难,一直处于优势的低端汽车市场,也正在遭遇国外汽车品牌价格下探的狙击。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跨界经营,无异会分散在汽车主业方面的精力。

  有人可能会认为,一些自主车企经营稳定,主业之外的良机应该抓住。抓得住机会就一定能做好吗?这类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最近这些年,进军汽车领域的企业不少,家电企业如春兰、美的,最后却铩羽而归,退出汽车圈。不少分析认为,管理不善是关键。汽车企业进入其他行业,也面临同样的管理能力方面的挑战。从根本上讲,我国自主车企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管理能力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差距明显。没有金刚钻,很难做好瓷器活。

  自主车企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从去年开始,我国汽车市场进入到微增长时代,在国外汽车品牌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砝码的情况下,未来市场竞争无疑会更加激烈。此时,自主车企是做加法好还是减法好?这方面也有很多国际案例。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来临时,包括福特、通用在内的跨国汽车公司通过瘦身才实现了平稳过渡。这一方面意味着,外部竞争激烈时跨国公司选择了做减法;另一方面也说明,大集团有大集团的弊病,什么时候扩张、什么时候收缩,都考验着管理的体制体系能力。

  做强、聚焦主业,才有可能发展成为竞争力强大的大集团。当今世界上大的跨国汽车公司,从最初爬坡阶段开始都是专注于汽车主业,坚持不懈多年才成就了今天的地位,进入到世界500强之中。对我国自主车企而言,做大不是当前最好的选择。从长远发展看,只有更专注于汽车主业,全力以赴地投入,才能在做强之后实现大集团化的发展之梦。

(责任编辑:刘岩)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