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距离北京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延庆完工仅60多天,50辆福田迷迪电动出租车就正式投入运营。此前一周,有媒体报道这批车因为电池问题与市民“爽约”。在运营的第一天,记者来到延庆进行实地调查。原本以为这次采访会困难重重,令人意外的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热情地接待了记者。
这批车的售后维修主管、来自福田汽车的郑德清工程师表示,该报道“不完全属实,夸大了存在的小问题”。
■ 电池问题已妥善解决
此前,这批未上路的电动出租车曾引起不少猜测。就在10几天前,有媒体报道,50辆福田迷迪电动车不投入运行,是因为车的电池有问题,天气一冷,就充不满电,也不能提速,所以只好等待春暖花开,才能上路。
“这种说法不属实。”郑德清表示,“电池在冬季低温下充电会慢一点,也不容易完全充满,加速也会迟钝一些,这是现在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
郑德清告诉记者,采用热风枪或者热敏电阻等,从外部给电池预热,就能解决电池充不满电的问题。对于加速较慢问题,是因为低温时电池电阻大,放电倍率提升慢,加速时间就长,这同样可用热敏电阻克服。
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毛永志分析说,一般情况下,在电池充电时,可能会遇到类似情况:冬天低温条件下,电池只能充上总电量的60%~70%;放电倍率也只有正常水平的60%。毛永志认为,可采取两种解决方法:一是从电池内部做努力,提高电池抵御低温的能力;二是从外部着手,采取外部加热措施。
■ 50辆电动出租车上路不易
“我们的这50辆电动汽车,是国内汽车企业一次性投入运营中数量最多的。”不久前,谈起这次电动出租车运行,福田汽车党委副书记赵景光自豪地说。一次投入50辆电动汽车,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场考验。
过去几年,福田汽车通过不断创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此次交付使用的北京市首批电动出租车,就是响应国家发展电动汽车号召的创新成果之一。
据悉,这批电动汽车皆由福田汽车自主研发、自行制造,最大输出功率达60千瓦,百公里耗电15度,充满电在城市正常路面可行驶140公里。所有出租车都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并与监控室相连,实现了指挥控制中心对所有出租车辆进行调度和监控。
在延庆采访时,试开过电动出租车的一位司机说,刚开的时候反应较慢,开一段时间等电机热起来就好了,开的时间越长越顺畅。他们都表示,在延庆城区营运没有问题。
■ 技术在运行中逐渐完善
业内专家认为,现在的车用电池普遍害怕“三天”:冷天、热天、雨天。这不是一家企业的问题,而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北京八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黄小兵认为,电动汽车产业链长,从电池到电池管理系统到电机到电控再到整车,涉及技术多,需要在实践中解决现存的问题。
据了解,这批电动出租车所属的北京妫川出租车公司已为商业化运营制定了四、五套应变方案,确保电动出租车的市场竞争力。在试运行期间执行的方案是:价格是3公里内5元,3公里外每公里1.5元;公司每月收缴1000元车辆承包费,其余收益归司机;公司为司机交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黄小兵认为,只要有成功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并在车辆运行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取得技术进步,电动出租车将来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