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多款车型受制于日本零部件供应短缺
一些汽车工厂开始面临无米下锅的局面
业内人士称中国车市今年或减产180万辆
日本强震的影响远超预期
五月初,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相继宣布放假10天到15天不等。对外的说法是他们提前放高温假,或是生产线检修。但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这几家日系合资品牌的零部件供应已受到较为直接的影响,工厂在用放缓生产节奏的方式应对零部件供应。此前,一汽丰田工厂也宣布将取消加班。与此相对应的是,日系车型在市场终端的零售成交价大幅上涨,经销店在取消部分优惠的同时拒绝接受订单的车型开始增多。
事实上,令车界更为担忧的现象在不断涌现,目前受零部件供应影响,法系车、韩系车、美系车、德系车也开始受到连累,部分自主品牌车型的后续生产也可能在一两个月后被波及。
今年3月21日,本报曾经以《日本强震 中国车企面临部分停产风险》为题大胆预判,时隔不到两个月,日本地震对中国车市的影响已开始全面显现。业内人士预计,随着零部件库存的耗尽,更多品牌的部分车型也会无米下锅。唯有东风日产称,日产将用全球库存资源满足中国市场,保证生产。
东风本田副总经理刘洪本月初在参加“首届中国汽车成渝论坛”时透露,现在众多车企最头痛的是零部件供应,比如电子控制单元(ECU)是发动机控制装置、防抱死制动器、气囊和许多其它系统的关键部件,目前极为缺货,而全球汽车中约一半以后的ECU或制造ECU的部件出自日本,现在这些工厂受地震破坏、停电、核辐射担忧等的影响,目前无法完全正常生产。
一个叫空气流量传感器的零件也让众多国际汽车大腕措手不及。日立汽车在日本有一个空气流量传感器生产工厂,这家企业手握福特、雷诺-日产、通用、丰田和大众汽车等主流汽车厂商在内60%的空气流量传感器订单。地震后,这家工厂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另外,全球汽车电子上游产业半导体和生产半导体所用的硅晶圆材料,全球生产的布局都集中在日本,且日本企业掌握其生产的核心技术。
广汽丰田规划营销部长吴保军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他们在评估零部件供应链时发现,一些很小的但绝对不可缺少的零部件是日本本土企业独家控制的,很难寻找替代厂商。大量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也在使用他们的产品,合资品牌国产化率达到99.9%又怎么样呢?一个小部件不到位,整车将无法下线,更不要说众多知名车型上搭载的日本爱信变速箱这样的总成部件。
在欧洲,地震后,标致雪铁龙集团旗下部分工厂被迫减产;德国大众汽车也表示,中期可能会出现部件短缺。通用、福特相继表达出更加长远的担忧。有多少家汽车企业的车上没有一个日本零部件?现在还没有一家企业站出来声明。上周东风标致宣布508上市延期,知情人士称,这是受零部件供应造成的,标致雪铁龙内部人士称,他们是把相关库存零部件用来确保在中国生产的东风雪铁龙C5了。
日本福岛核电站周围聚集着100多家核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乐观地看,他们可望在今年10月或更晚的时候才能全面恢复全球供应。但是,距一号核电站不到30公里的一家全球独家生产汽车核心涂料的公司已被划在无人区以内,这家公司生产一种名为Xirallic的涂料,全球汽车使用的很多颜色涂料大多和它配合使用。这也是全球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很多车型颜色紧缺的直接原因。美国IHS公司发布的报告称,零部件短缺,可能使全球汽车产量减少30%。《汽车公社》主编卫金桥上周六做了一个测算,受零部件供应影响,中国市场今年将减产180万辆左右。随即,有业内人士给出了更加悲观的数字。
现在,我们到了真正反思全球汽车产业零部件布局的时候了,未来,再把一个核心部件或材料的生产押注在同一个地区生产,将无法应对下一次自然灾害。
震灾加速日本汽车“空巢化”
被日本地震引发海啸推着跑的不仅是满街破损的汽车和房屋,还有未来日本产业尤其是汽车业加速“搬家”的痛苦决策。
全面评估地震给日本汽车行业带来的损失还为时尚早,但据了解,雷克萨斯国内经销商目前的库存极为紧张;英菲尼迪的一些热销车型目前也出现了一货难求的状况。而从5月份开始,日系车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合资品牌,货源供应都开始吃紧。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从生产厂家来看,中国的乘用车销量为309万辆,而上牌的数量是245万辆,也就是说,经销商保有64万辆的库存。随着这些库存消耗殆尽,日本大地震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凸显出来。更深远的影响是在零部件供应上。近日,丰田公司表示,由于零部件供应不足,从4月21日到6月3日期间,将把在中国所有整车工厂的生产率削减到平时的30%~50%,减产量将达8万辆。东风本田也宣布,从4月29号到5月11号放假停产,时间从原来计划的10天延长到了13天。有评测机构预测,日本地震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的噩梦才刚刚显现,随着那些遍布在全球各地的整车制造商零部件库存越来越少,可能使全球汽车业减产30%。
现在,人们终于如梦初醒:震塌了小小几间房子,就可以让全球数十个汽车大厂和制造园区瘫痪。原来,日本的精明策略是把成吨的汽车车身、发动机铸件转移到海外生产,而把几公斤乃至几十克的自动变速箱钢带、整车控制芯片、发动机耐磨控件等高精度、高附加值关键零部件放在国内,以控制技术和高额利润。我们已经听惯了中国汽车企业这两年不绝于耳的欢呼,比如鄂尔多斯、花都,哪里哪里又扩充了几十万辆产能,中国汽车2015年将达3250万辆等等,原来这些扩充也只是肌肉层面的扩充哪怕一堆一堆的肌肉、成吨成吨的肌肉,一旦缺少哪怕只有几公斤乃至几十克精髓,它们将立刻委顿在地,无力支撑。
在中国使用最多的能源消耗和环境资源代价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国”的时候,当国人陶醉于“中国制造时代到来”的时候,日本正在用最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资源代价成为“精密制造”王国,用本土最少最少的精髓控制了全球成吨成吨的肌肉。从“中国廉价制造”尽速升级到“中国精密制造”,日本海啸的冲击难道还不能让我们猛醒吗?
日本地震冲淡了外界对丰田发布“全球愿景”的关注度,丰田在这个计划中宣称:未来十年,丰田将主攻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将加强生产能力和投资规模。如果说,这个决策仅仅受到了新兴市场诱惑在前面的巨大拉力,那么十天以后,地震和海啸使汽车、钢铁、化工产业集中的埼玉县、群马县、枥木县和茨城县的“北关东工业地域”核心工业全部受难,无疑使日本汽车公司在身后被狠狠地推了一把:自家虽好,但鸡蛋放在自己的篮子里是不安全的。
马云说企业战略的抉择令他很纠结、很痛苦,这用在丰田们的身上同样准确。个人认为:就像人们认为自己的电脑不安全会把重要数据转移和备份到其他电脑一样,日本地震将加速日本汽车“空巢化”的趋向。未来,丰田、日产、本田等日系车厂家势将新增的产能和原来设在本土的供应链加速迁移至新兴市场地区,留在本土的主要是行政、财务、研发中心和原有的厂能设施,中国或将取代日本本土或美国,成为丰田、日产、本田等企业最大的生产基地,这是指日可待的前景和巨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