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部件企业“浑水摸鱼”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公交企业点单的关键总成和关键零部件,大多是外资或合资品牌产品。这就使一些外资或合资零部件企业加入到极不规范的中国客车市场点单行为中,这些企业在国外能遵守2-3年一个试验周期的“规矩”,到中国就加入3-6个月一个周期的点单制中,为追逐利润,不惜牺牲安全、环保等公共利益。某客车企业技术负责人称“这些外资或合资零部件企业也学坏了,钻了中国客车开发、试验制度不完善的漏洞。”
缺陷在实际运行中改进
客车企业试验开发条件不齐全,虽然不是形成点单现象的直接原因,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点单现象推波助澜。
据一位客车企业内部人士介绍,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的产品,由于性能不稳定,需要在车辆运行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际上是把车辆实际运营当作了试验场,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此,这对车辆的售后服务要求比较高。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巴士快速交通研究中心专家王健认为,要消灭点单现象,就要借鉴欧洲经验,推广“标准巴士”。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