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庞大与萨博合资的第三方制造商青年汽车“浮出水面”,这桩既涉及经销商与车企之间博弈,又牵扯民营车企与跨国车企之间利益的“三国恋”终于落下帷幕。在未来的汽车制造公司里,庞大占股比例仅有10%,不难看出庞大开创合资新模式的用意,一方面想在汽车生产领域“小试牛刀”,另一方面又要尽量“规避风险”。
合资建厂仅入股10%
日前,萨博、庞大、青年汽车签署了一份无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庞大、萨博、 青年汽车拟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资公司,生产萨博品牌汽车及自主品牌汽车,三方分别持股10%、 45%和45%。而在合资分销企业中,庞大持股34%,青年持股33%,萨博持股33%。青年汽车也将出资1.36亿欧元持有世爵汽车29.9%的股份。庞大所持有的24%世爵股权不变。
“庞大并不具备汽车生产的资质,如果希望与萨博合资造车,又想绕过‘准生证’这一障碍,肯定要联合有汽车生产资质的公司。”业内专家表示。
防止斯巴鲁教训“重演”
除了规避审批的风险外,庞大更急于防止斯巴鲁的教训“重演”。资料显示,2009年,庞大轿车业务利润为9亿元,其中斯巴鲁业务贡献了7亿元,是其他所有轿车业务的3.5倍。如此惊人的成绩,是庞大通过独有的“批发+零售”模式获得。不过,这种经营模式并非“坚不可摧”。
“一旦将进口品牌做大做强以后,国内厂商就会纷至沓来,外商也会寻求本土化生产。”业内人士分析,“如果奇瑞与斯巴鲁联手,双方必然会建立销售公司,庞大的区域总代理身份无疑会被动摇。” 庞大与萨博的合作,无疑是要改变经销商处于弱势的地位。
晨报记者 刘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