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无理,嘴硬就是理
收费站扎堆,两站须“相隔50公里”的规定如同虚设
相隔8公里就设两个收费站
今年7月,云浮实行年票制,在省道276线新兴境内的黄岗收费站已被撤销,新兴县现在只有稔村、簕竹两个公路收费站,都设在省道113线上。
来自佛山高明的黄先生称,他经常往返新兴县和云浮市区做生意,两个收费站相隔才20多公里,让他吃不消,“好不合理”。
羊城晚报采访车从簕竹收费站出发,沿着省道113线直接开到稔村收费站收费窗口停下,里程表显示,两收费站相距27.3公里。
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相邻收费站点的间距不得少于50公里。不过,簕竹收费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只要两收费站间距超过40公里即可设置收费站,不过他并没有找到相关法律条文。新兴县公路局收费所黄所长说,他并不清楚当年设置簕竹收费站位置是出于怎样考虑。记者向广东省交通厅咨询,发稿时止仍没答复。
潮汕国道
相隔8公里竟建两个收费站
从汕头市区出发,沿国道206线北行,一路经过汕头的大学路收费站、揭阳的砲台收费站和玉湖收费站、梅州丰顺县的汤坑收费站。这4个收费站建在国道上,相隔里程只有63公里。其中,大学路距离砲台20公里,砲台距离玉湖35公里,玉湖距离汤坑则仅仅8公里。
2008年起,玉湖收费站、汤坑收费站合并实施单向收费,玉湖只向梅州往揭阳方向车辆收费,汤坑只向揭阳往梅州方向车辆收费,尽管如此,当地群众仍感觉收费太贵。
此外,国道324线在粤东境内由东至西有六个收费站,有市民反映:其中碧岗收费站至莲阳收费站、潮阳收费站至礐石大桥收费站的间距,均不足50公里。
连接揭阳与潮州的省道S335线同样是收费站“扎堆”:沿线设有霖磐收费站(揭阳)、云路收费站(揭阳)和池漳收费站(潮州),其中云路收费站与池漳收费站相距仅12公里。
“统贷统还”被当成尚方宝剑
收费站超期收费仍“有理”
2005年至今,揭阳市相继撤并了6个收费站,收费站数由原来的13个减少为7个,但仍是潮汕三市中收费站最多的城市。
揭阳境内的国省道和桥梁大多依靠“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融资建成的。目前揭阳市有收费站收费、高速公路出口代收外地车辆次票、路桥通行费年票三种收费形式,而揭阳现有的7个收费站,承担了其中一部分贷款债务。
自2005年起,揭阳市实行“统贷统还”,此前撤并的收费站未还清的贷款,转移至现有的收费站承担。当年揭阳市政府一份文件显示,2005年10月1日起,揭阳设在省道广葵线惠来县境内的溪西、葵东两个收费站停止收费,撤销后未还清的债务“并入池尾收费站”。
现有的七个收费站,是否存在超收费年限收费的情况?揭阳市公路局一负责人告诉记者,从收费站设立时间来看,揭阳的收费站确实均已超过期限了,但对照国家五部委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通知中的“实行统贷统还的政府还贷收费公路,其收费年限按照偿还完贷款即停止收费的原则执行”这一条文,“按照我们的理解,仍然符合继续收费的条件”。(羊城晚报记者 王漫琪 宋王群 李维宁 饶新一 黄礼琪 尹安学)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