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四季度,奥迪A1将引入国内市场。作为一款能够迎合年轻消费者审美的车型,A1将对手直指MINI。资料图片
虽然上半年中国车市增速整体放缓,但以奥迪、奔驰、宝马为代表的三大豪车品牌却呈现了高歌猛进的景象。今年上半年,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为14.1万台,同比增长了28%;而宝马、奔驰的同比增幅要比奥迪还要高出一倍。面对上半年双“B”(奔驰、宝马)的增速高于自己,奥迪并没有因此显得无所适从。算上刚刚亮相长沙的A8L W12,下半年奥迪还将包括奥迪A1在内的4款全新进口车型引入中国市场,以缓解产能不足带来的销售压力,继续捍卫在中国豪车市场的老大地位。
“从新奥迪A8L在国内上市,就已预示着奥迪2011年中国计划的开始。四季度A1的率先上市,将对于年轻消费群体有很大的诱惑力。随后A7的入华,也填补了A6和A8之间存留的细分市场,中国自然会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战场,我们将共同期待这两款车型的到来。”一汽大众总经理安铁成斩钉截铁的话语,为困扰已久的奥迪产能问题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
根据规划,到2015年,一汽大众奥迪的产能将实现由30万台左右到未来70万台的跨越。
A1、A7拍马驾到
奥迪A1是首款融合奥迪时尚设计外观和运动内饰的A0级车型,代表最具年轻活力的形象。该车搭载1.4TFSI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器,作为一款能够迎合年轻消费者审美的车型,A1将对手直指MINI。根据德国市场售价以及进口到国内后的价格规律,其入门级车型价位大约为21万元左右。
奥迪A7则是一款大型运动轿跑车,将于12月进口的这款车采用无框式4门设计,而且使用极具个性的掀背式尾门。A7的豪华内饰和科技配置是其一大亮点。奥迪的那一堆高科技配置几乎全部用上:夜间辅助系统、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道保持系统、自适应大灯系统、侧面行车辅助系统、自动泊车系统……光数都要数上好一会儿。
作为轿跑车的A7在国内也只有奔驰CLS作为竞争车型,其接近70万元的预计价格尽管不低,但是比起CLS300300 79.8万的起价来看,性价比似乎略有胜出。
双B紧追欲赶超
虽然上半年中国车市增速整体放缓,但以奥迪、奔驰、宝马为代表的三大豪车品牌却呈现了另一番高歌猛进的景象。今年上半年,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为14.1万台,同比增长了28%。尽管成绩不俗,但竞争对手在销量上已经将与奥迪的同比差距从去年的3.7万台缩小到了2.5万台,且同比增幅只有宝马、奔驰的一半。奔驰高于奥迪,却低于宝马。
面对稍显紧迫的数据和声音,奥迪在中国市场的“老大”位置似乎岌岌可危。作为对策,奥迪高层近期宣布了未来几年将多款车型引入国内的计划,其中有2款车型将在未来4年内国产,4款车型将在年内以进口方式引入。安铁成表示,一汽奥迪将在国内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产品,扩大在华产品线。
在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之下,奥迪的产能调整也已接近尾声,短期内再扩大产能已不现实。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奥迪只能通过引进更多的进口产品,来缓解国产奥迪增长降速的尴尬。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表示,奥迪进一步完善产品线的第一步就是让更多的车型国产,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减少提车用户等待。未来国产奥迪车型将涵盖高档A级车、B级车和SUV车型3个主要细分市场,为用户提供更多展现个性的车型。与此同时,奥迪也成为国内高档车细分市场运作最活跃的厂商,为开发更多细分车型树立新标准。
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奥迪产能调整之后,奥迪A4L和Q5在5月份分别实现了89%和147%的同比增长。今年2月份,在经历了一汽-大众有史以来改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的一次产能改造后,奥迪获得了比2010年基础上多增加8万-9万辆的产能增长,但此次改造也造成一季度少生产2.2万辆奥迪的代价。张晓军认为:“这是我们上半年和竞争对手缩小差距的主要原因。”
据悉,在国产车型方面,紧凑级车型A3及紧凑型SUV Q3车型都有望在未来4年内国产,填补奥迪在相关市场的空白。
本报记者喻志科 实习生周瑶 长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