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专题 > 媒体专区之汽车与安全 |
现在去机动车检测场验车感到很不方便。年检一次差不多需要一天,检测场场地有限,而需要年检的车辆又太多,原本不大的停车场停满了车。我建议有关部门是不是可以考虑将每个检测场待检车辆数量及时发布在网上或手机上,就像上海世博会参观场馆时都会有温馨提示一样,例如某某检测场待检车辆多少辆,估计需等待时间多长,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待检车辆进行了分流。
赵先生/科研人员 45岁
目前我国有十几万的车检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现状并不乐观,这也就很难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车检行业发展乏力的现状。车检行业发展后劲不足的根源还在于人员技术能力的滞后,加强现有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另外重要的途径是更多的专业院校能够开设相关的科目乃至专业,系统对人员进行培养教育。
尹女士/学者 40岁
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到汽车社会,国外的经验表明,汽车产业的链条和利润增长点是很长而多元化的,目前我国验车费用过低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定价机制中没有完全考量到物价水平和消费者消费需求。调查显示,消费者还是需要高质量、项目丰富的车检服务的,所以,要想推动车检行业进一步发展,只有首先处理好服务定价机制的问题。
贾女士/私营业主 40岁
随着车辆的与日俱增,验车排队的时间也是越来越长,我认为,原因在于代验服务没有很好的开展起来,很多人不得不亲自过来排队验车,这就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与此同时,机动车检测场因为无法预判验车的数量,也就无从更加合理地调配人手,这很有可能造成车辆扎堆的现象,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大有偿代检服务的力度。
邱先生/出租车司机 30岁
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最近出租公司为我们解决了一件实事,通过与机动车检测场商谈,出租公司将来会统一组织我们在集中的时间段统一进行年检,而机动车检测场也会预留出部分的检测线提供给我们,这样的合作很好的解决了排队的问题,这样的模式值得推广。而且也可以服务于个人车主,比如个人可以通过“团购”的方式,组团车检,另外我想建议机动车检测场进一步改善候检大厅的硬件环境。
段女士/作家 36岁
当我们在谴责机动车检测场极少数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的时候,谁能真正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谁能清楚的了解机动车检测场的现实困境?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很难真正客观地评估机动车检测场的现状,只能是对少数暴露出来的问题无限放大,而这些根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并向社会公布,最好能够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张贴在检测场的明显的角落,这样一目了然的设置能够使消费者能够安心,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也会更加统一和规范。
方先生/学者 31岁
众所周知,机动车的安全检验相当于给汽车“看病”技术,如何搭建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是现在面临的重要课题。任何一个系统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两方面的努力,即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和精细化的管理措施。第一步是要界定车检行业的地位,它在产业链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如果定义它是非盈利的,那么相关的财政是否应当给予拨款,如果认为它可以盈利,是否应当同意市场竞争?第二步就是要对症下药,针对种种问题逐一破解,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或矛盾,这点上我们要坚定信心。
邓先生/学者 50岁
车检行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有土壤的,土壤是什么?就是全民的安全意识。所以根本的方法是加强安全意识,只有让车主明白检车的含义,是真正的对他自身有好处的,是对他自己的安全负责,那么他就一定会遵照标准来进行检车。安全是车主最为关切的命题,也是最为重要的切身利益,我国的车检行业现在从规模和从业人数来说,都是保障车辆行车安全的重要力量,如何形成合力,需要行业有关方面能够做足功课,推动行业的发展。
马女士/机动车检测场员工 30岁
车检行业是百姓身边的行业,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这样的大,安全就像空气,可能平时谈论起来比较空泛,但却是我们最根本的利益。对汽车社会来说,紧抓安全,就要把车检工作作为抓手,围绕这点多做工作,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一起重视,再加上我们行业内部大家一起努力,一定会为百姓的平安出行做好保驾护航的工作。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