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不同 研发能力不可靠

来源:《时代汽车》杂志 作者:小雨
2011年08月22日18:08

  观点:不要把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混为一谈、让乘坐自主品牌车成为一件体面事

  程远:实际上我认识自主品牌也很晚,2003年以前我有一些文章,那时候认为甚至于当时他们讲我认为全球化了,和老耿(昭杰)谈话三个多小时以后我彻底转变了,现在自主品牌这个观念我也是被人推着走,从反对派被推的越走越远,很多思想在被别人反对当中发展起来。

  首先应该定义一下什么叫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的概念问题不大,最大的模糊概念是什么是中国车。现在如果把所有的跨国公司的品牌、合资企业的品牌都算作中国车,再讲自主品牌没有意义。有高层领导说凡是在中国注册的都是中国产品,那么搞自主品牌没有基础,没有前提条件。跨国公司品牌都是中国车了,为什么还要强调本土呢?没有道理。“中国车”不管中国人怎么定义,外国的定义很清楚,统计的时候把所有大众的车都归到大众那儿去,从中国的产销量里减掉,丰田的、通用的都给减掉,无论怎样一厢情愿、自作多情,都算作1800万辆,国外不承认,分别归入了大众通用各家了,最后就剩下中国的几百万辆了,这要搞清楚。你说跨国公司的品牌不是自主品牌,马上引起国际商业纠纷。

  说实话自主开发现在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市场,没有市场所有都是空的。外国人为什么来?跨国公司那些老大卑躬屈膝,一年拜会你中央领导五六次、七八次,那么卑躬屈膝为什么?看中的是市场。十年以前中国车企领导出去谈判很神气,不是本事大而是看中你背后13亿人口的大市场,没有这个市场你狗屁不是。

  没有市场你什么都不是,现在牛的很,实际就是因为你有市场,什么叫中国车,这个中国车得搞清楚。有人说就是一个自主开发问题,大众在我们这儿搞了一个概念上的游戏,把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混为一谈。

  品牌是根基,没有品牌所有都是扯淡。上海大众说它搞自主研发,也建了跑道,投资30多个亿建研发中心,但是挂的是大众的标,所有这些都是为他人作嫁衣,把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混为一谈。尽管中国人有了研发能力,但那些人是可能跑的,今年在上海大众,明年可以到奇瑞、后年可以到美国甚至欧洲,是不固定的,我们这些海归跑来跑去哪个稳定了?

  真正可靠的是品牌,外国人给我干的也是我的。这个问题现在要把概念搞清楚,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不能上当。

  还有一个概念,合资自主。合资自主品牌我最早接触是听付守杰谈讲广本理念,听的很兴奋,他们没有说要用旧车型,我们当时也没想到是旧车型,他说跟人家合资研发。

  举个例子——管理部门扫黄打非的时候抄了很多发廊,广西这样的发廊只有沙发、椅子,没有任何的洗发工具,能叫发廊吗?自主研发没有研发手段不就是只有沙发、椅子的发廊吗?

  自主研发我们强调软件很重要,但是首先得有硬件,硬件都没有开发什么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连基本的研发手段都没有,不是扯淡吗?

  自主品牌管理其实是很容易搞的,第一看有没有研发的手段,没有就不承认是研发,不承认是自主。第二步,退回来说,外方要拿旧车型来改要有规定,哪些是必须改的,徐部长刚才讲的,整车七大总成,其它都无所谓,七大太严格了,五大、三大行不行?自主品牌必须有三个、五个总成是自主研发的,要不然不承认。再退一步,为什么积极支持自主品牌?这件事情要想得开,合资企业不改品牌,就用原来的品牌降价打你,打得更惨。上海通用新赛欧降到5万,它不改品牌,打你很厉害。改了品牌其实还是吃亏,跨国公司为什么要改?因为政策压它,它不得不改。真正对我们造成威胁的还是跨国公司的品牌,尤其是合资自主品牌。我们只有两个条件卡着,一是有没有投入?你在这儿投三亿、五亿、十个亿,试试把硬件搞上去。第二条,总成是不是真正自主开发的?所谓的假自主品牌怎么能出来呢?不可能出来,所以关键在我们管理部门没有守住底线,这个责任不在企业,企业就是盈利,你只要一个政策卡那儿,它就干不了。

  大家都知道现在自主品牌很困难,我前年就提出一个观念,一直没有人响应感到很悲哀。说支持,给政策,其实有一条——让坐自主品牌车成为一件体面事,这是我提出的口号。怎么体面?在中国只有体面人坐了这个车,这个车就体面了,中国三种人体面,官员、大款企业家、明星大腕儿,除了这三种人其他人都不够体面。明星大腕儿我们无法要求他们,人也很少,爱坐什么车无所谓,企业家无法要求,但是有一条企业家是傍官员的,只要官员坐了自主品牌车,他即使不坐,也买一辆跟官员开会时坐,进省政府、市政府办事时开。

  省长、书记、常委都坐了自主品牌车,厅、司、局长敢坐外国车吗?厅、局长都坐了,处长敢不坐吗?所有的官员都坐了,企业家肯定也要坐。支持自主品牌其实就一条,领导带头坐,什么都不要,把这个口号推出来,让坐自主品牌车成为一件体面事。

  为什么要求官员?你是拿纳税人的钱,不坐自主的车你不体面。英国女皇换了一个奔驰,应该说档次低了,还不如劳斯莱斯,英国人就游行示威反对,为什么?就是民族感情。如果领导人都坐自主品牌车,自主品牌不要任何支持,市场就会支持。

  自主品牌车赚不到钱,车价比人家低了1/3,人家都是利润,奔驰挣多少钱,夏利挣多少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样下去自主品牌不可发展。

  白岩松在媒体上说,最近由于汽车市场下行,所以高管频频跳槽。听着逻辑上是对,但是一听他举的人什么,汪大总、张欣、孙晓东、黄华琼,哪个是市场压力下跳的?简直是胡说八道。那跟市场是没有关系的,但是市场确实很困难,这几个人都是从自主品牌走的,黄华琼是,张欣也是,自主品牌很困难。董海洋跟我说,我将来跟我儿子说,你老爸卖了一辈子车,都卖的是跨国公司品牌,这实在是中国汽车人的悲哀。上海通用的总经理、大众的总经理这些人把车卖到一百万辆,你在给谁卖?你卖的什么品牌?跟中国人有关系吗?关系有,不大。你卖的是人家通用品牌,卖的是大众品牌。一个人从跨国公司一换职场,你就什么也不是了。付强做斯柯达那么好,斯柯达跟他还有关系吗?没关系。他去做奔驰了,奔驰再做好回头走了还是别人的。

  观点:体制问题是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必须解决的问题

  贾新光:自主品牌怎么发展,这是最大的问题。我们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很早的时候很清楚,饶斌时代最有名的十堰会议定的战略很清楚,当初北京吉普合资的时候饶斌到北京汽车,我亲耳听他说,要把北京吉普变成全北京的特色,合资要把这些东西弄回来。后来都没有按照他说的做。自主品牌被动的在哪儿?日本和韩国也有一段保护,然后放开,它的前提是保护期五年左右,这个时间你该干什么干什么,五年之后放开。韩国五年之后没有拿出出口车型来,就取消你的生产资格,日本是五年之后放开,以后所有企业主要的厂都建成,所以基本上市场占住了。机械局原来有一个“八五”计划,是中国汽车工业最后的机会,我们加入WTO时,还没预计到2001年让各个企业自主研发,自主研发时,合资已经在里面了,各大企业认为这几个合资企业就是我们的,当时上海认为桑塔纳就是我们的,这个时机错过,现在再往回说也没有用了。

  现在看自主品牌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现在我们的市场份额是三七开,倒三七,能够达到60%左右就行了,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发改委提过50%也可以,后来让人给闷回去。现在自主企业有几个新的探索,吉利的转型,这是温总理亲自指导的。奇瑞的转型,差不多同时开始,尹同耀承认他失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国企,还有太上皇在上面,这个比较麻烦。现在用量子项目来做实验是秘密去做的,全新的体制,全新的国际团队,按照国际的开发流程,按照欧洲的标准开发,最后打出国际市场。这个实验成功不成功现在不知道,刚到样车阶段。另外一个广汽的传祺我跟他们总经理聊过,把过去从标致、广本合资的人都搜罗过来,再重新做一个项目。另外弄了一个比较高档的车,那个车的基础还可以,从这个出发来做自主品牌,提出六个国际标准。这个是自主品牌的希望,关键是这些能做好,别成了口号就完了。

  北汽本来也抓得很好,后来遇到资金问题,人也跑了,北汽的体制是根本原因。北汽是党委负责制,所有事情都在常委会上来定。吉利转型比较容易,它没有国有体制,国有体制还有转型的问题。如果不跟国际合作开发,比如徐敏说,开发的负责人要有权力调动一些资源,在国企里面,会认为他的权力大过谁了,这种情况就没有办法。现在要研究怎么支持自主品牌,吉利是一个民企,给它的钱很少,据说开业的时候浙江省一个副省长去了,其他人都没去。但是奇瑞不一样,凡是领导干部去都带钱去,能够让企业扎扎实实自己做好一些事情,比如把产品开发理顺了,好好制造,服务搞好、质量搞好,做这些事,急不得,但又不能放弃。

  整个中国汽车工业有什么战略,韩国、日本的战略中国是没有的,即使提出来了,中国政府也没有实行。如何能够收复失去的市场,研究这个问题,发改委用合资企业来增加那块是不行的,那不是办法。

  观点:合资企业搞自主品牌是现有的合资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汽车不是战略产业

  张毅:关于什么叫自主品牌大家有歧异,确实现在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我用黄裕和的说法,2009年出台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以后,第一次提出来自主品牌战略,着力培养自主品牌,扩大自主品牌汽车市场的比例,有个定量的标准,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要超过40%,轿车要超过30%,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的比例要接近10%,按照这三个数字的比例来看已经达到了,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接近50%,轿车差不多也是30%,只有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的比例没有达到,我们去年1800万辆,10%的话就是180万辆,去年出口只有50多万辆。

  自主品牌的解释有四个条件,第一,由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取得的商标专用权,注册商标,比如沃尔沃在瑞典注册即使在中国生产也不是自主品牌。第二,必须是国内企业,当然包括中外合资企业,商标注册人在全球范围内独家拥有商标的专用权。第三条,国内汽车生产企业要拥有该品牌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工业产权、产品改进和认可权以及产品的技术转让权。第四,必须作为消费者识别的主要标志在车头车尾加以标注,就是LOGO要标出自主品牌。

  为什么我们要谈合资企业搞自主品牌?发改委所谈的观点,是目前在轿车领域,70%还是合资企业生产销售,自主品牌现在取得很大成绩也只占30%,而且集中在中低端轿车,高端一点的全是合资企业产品,中方拥有50%的股份,外方拥有50%的股份,但是品牌、技术、产品是人家的,所以干了这么多年合资企业只是装配厂,没有任何研发能力。广本的姚一鸣说他们要换一个螺丝都要经过日本本田总部的同意,合资品牌搞自主品牌,外方其实是不愿意的,我有自己的品牌,为什么要花这个钱?花外方在中国应该分红的那块钱拿出来搞合资企业,广本拿出18个亿,本田拿出一半来,广汽拿出一半来。这个车的品牌叫理念,理念不是广本,而理念这个产品可以出口到世界各地去,中方是有出口权的,但是广本生产的车不能出口。

  首先合资企业发展搞自主品牌就是让它不再是简单的装配厂,有自己的研发能力。第二,这个合资企业有了自主品牌,中方还有一点话语权,以前中方没有话语权,全部是人家的。第三,合资自主品牌能够培养中方的研发人才。从广本这几年做的情况来看,研发公司有日本人有中国人,很多中国技术人员通过研发理念这款车,向日本人学到很多研发的基本知识。

  我认为合资企业搞自主品牌是现有的合资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现在我们进入后合资时代,当然刚开始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讲应该是支持的和鼓励的。

  我们的自主品牌占到1/3,说明在二三线市场潜力非常大,因为它便宜,同样的质量标准自主品牌车要便宜好几万块钱,随着国内车市向二三线城市、四五线城市延伸,自主品牌在那里还是有竞争优势的。

  从国家鼓励政策来讲我印象很深,当时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来以后一直没有公开发布,国务院的文件送到商务部,让商务部的世贸司、条法司看看,在公务车的采购中自主品牌要占到50%没有公布。商务部条法司担心这一条可能引起国外品牌的不满,认为你有保护主义色彩。自主汽车企业很多做不了,发动机我们做不了就得买。我们的大飞机还得买国外的发动机,没办法。波音、空客也不做发动机,也是买的。汽车不是一个战略产业。运十飞机就生产那一架,根本没有商业价值。

  观点:当规则和利益发生矛盾时人家就是要利益

  徐秉金:经贸部跟外国人做买卖有很多失败教训,也有成功经验,把失败的教训用到中国人身上,没有用到外国。我在部里说这么干是不行的。现在有一个误导,我们加入世贸组织某一阶段按照规则办事,欧盟也好、美国也好、日本也好没有一家按规则办的,当规则和利益发生矛盾时人家就是要利益。中国老强调规则,我就反对这个。

  进口汽车这样下去,合资自主我看没有发展的空间和余地了。现在搞合资自主可以锻炼人、可以学习,我们30多年跟外国合资,学了哪些核心技术,外国人给你吗?难道现在跟它合资自主就能把核心技术给你吗?这是我们一厢情愿的事,根本不可能。如果盲目往前走,我分析合资自主是外国人从市场目的出发要再占领一块市场,合资还占一块市场。要想让它帮助我们自己的自主汽车,不可能!

  邹家华说合资自主怎么理解?假如中方的企业在通过合资过程当中学习和掌握了外国有些技术和管理经验,嫁接到中方企业,这样搞出来的汽车属于自主,那就是全部自主。如果合资共同研发,外国人怎么傻到跟中国人搞联合开发,不可能的。这么多年汽车界跟外国人打交道不少,这些话都是老外离开企业之后讲的。不知道提出合资自主这个问题的到底是谁。

  观点:首先要认识到我们的市场是战略性资源

  姜文良:我大概讲这四个方面,围绕市场、政策、观念、能力,刚才讲的自主品牌概念这是必须搞清楚的。从字面上不需要太多解释,我们中国人作主的,还不是一个简单话语权的问题,而是谁作主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家华副总理提的什么是魂?魂就是你那个车里面核心的部件是谁的,可以去按经济价值来算,也可以按技术含量来算。车的魂是什么?

  合资自主这个概念我没有太多研究,但是基本认为它不值得支持。市场确确实实很困难,去年1800万,今年能不能维持这个数,能增长10%就算不错了,前两年那个市场情况应该说不太正常。至少四万亿出台的时机有严重问题,最后的结果是中国拿纳税人的钱,拯救了全球的汽车业,媒体忽悠,学者忽悠,最后推了一个四万亿出来,紧跟着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一周之内写出来的科学吗?那不是拍脑袋是什么?我做过三年政策研究,现在政策出的太随便了,是企业规划政府,还是政府规划企业?请问工信部懂汽车的超过十个人吗?汽车产业规划是发改委做的,工信部就没有参与这个。政策讲科学,政策背后是观念。现在有多少支持自主品牌、有多少支持自主创新的?

  口号喊的山响没用,追究一下政策最后落实到了哪儿去。政策对应的这些钱谁拿走了?可以算算帐。2008年所有的政策90%以上上市公司能拿到,那些公司的年报至少都有30%、40%以上的利润增长,国家补贴落实到这些企业身上,自主品牌还有好日子过吗?核心是真支持还是假支持,是真自主还是假自主?这里必须要解决叶公好龙的问题,观念不光是政府要转变,还有在座的媒体。仔细看一看,2010年、2011年写的稿子支持自主的有多少,支持了多少合资跨国的企业?我们能不能发自内心地来支持?

  李书福当时站出来说要搞汽车的时候有多少人骂他,从头到尾我支持他。李书福说要收购沃尔沃的时候有多少人笑话过他、有多少人骂过他?可以看出来我们对自主是真支持还是假支持,中国的汽车工业太需要有人支持了。上海车展之前我看过很多微博,微博上面整天就是这个车型、那个车型,当时看不到一款国产车型,今天我问问汽车媒体的同行,咱们能不能同时也推推国产车型。

  现在要寻求的是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系统的解决方案。从能力角度,前几年利润钱好赚的市场,现在变为困难的市场,今后这两年困难时期需要把利润变成能力,如果这步工作没有做,那么对不起——这个冬天注定过不去,过不去的这些企业怎么支持它?现在两个环境,第一国际化,第二高度市场化,要用市场规则说话,靠政策保护是笼子里面养的老虎,最后市场生存能力没有了,这种企业该死就死,怎么支持?

  首先要认识到中国的市场是战略性资源,从这个高度去认识。为了以后的发展从今天开始亡羊补牢。三峡现在饱受批评,但它从左岸到右岸,七年完成30年的跨越,当年在左岸的时候所谓的机组都是国外的,总包是通用电汽、西门子,国内的三大是分包,总包合同里有一条,必须要教会中国公司制造七十万千瓦机组所有的技术能力,包教包会。当右岸发包时中国人已经把70万千瓦机组全部学会了,中国境内在水电方面也不可能再需要超过70万千瓦的机组。我们的能力需要靠政府、需要靠企业、还需要除能力外的一种责任心。

(责任编辑:眭江华)

微博推荐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