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主题为“华晨专用车·世界梦工场”的华晨汽车集团大连专用车产业科技创新基地签约暨场平开工仪式,在大连市金州新区先进制造业园区隆重举行。
加拿大麦格纳公司、美国第一救援公司、英国银帆咨询公司、韩国KC公司、德国UNICAT公司、德国Binz……这一系列国际顶尖专用车公司的代表,分别与华晨汽车签署了合作协议。不久之后,他们将进驻该基地与华晨汽车进行多角度合作。
华晨汽车与国外合作方签约 |
世界首个高端专用车产业集群,隐隐约约已见雏形。
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常务副省长许卫国,大连市市委书记唐军,辽宁省委秘书长周忠轩,大连市市长李万才,金州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长元等省市区领导,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祁玉民,华晨汽车党组书记、副总裁谭成旭等出席了本次仪式。
辽宁省委省政府、大连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开工仪式 |
伴随着国家“十二五”开局,各地纷纷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而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业迎来了“拐点”。2010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1800万辆,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相比之下,广义专用车销量仅为206万辆。预计未来几年,国内专用车将以不低于15%的速度逐年增长,到2015年末年销量可达到约421万辆,其增速将高于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
在华晨汽车看来,救护车、消防车、环卫车、警车等专用车已成为传统汽车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产业创新的新“蓝海”。而要驶向这片“蓝海”,就必须搭建一个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用车产业平台。为此,华晨汽车决心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专用车基地,并明确提出了以“BSV(即“华晨专用车”的缩写,也是“构建社会价值”的缩写)”作为华晨专用车的标识。这不仅是汽车企业抢占先机、决胜未来的“制高点”,更是为推动国家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在华晨汽车的“十二五”蓝图中,他们决心在专用车板块上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市场蓝海战略、品牌优先战略、技术领先战略。力争到2016年,实现“222111”目标,即在2012至2016的五年间,分二期建设经营,总计投资20亿美元,实现利税总额200亿元人民币,并在2016年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时,实现年利税总额20亿美元,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人民币,年产销专用车整车10万辆,解决社会就业1万人。
经过多方比较和审慎选择,开放的前沿性城市大连,以其口岸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开放优势进入华晨汽车视野。华晨汽车着力打造的全球首个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高端专用车产业科技创新基地项目,最终花落大连。
该基地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具有机加、涂装、焊接、木工、树脂五大生产工艺,将建成数十个中外合资、合作的制造工厂群,并将陆续推出针对于医疗、环保、福祉、救护、消防等车型。此间观察人士认为,这一基地不仅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用车产业基地,更将在未来填补国家乃至世界专用车的产品空白,树立起民族汽车工业的新形象。
按照规划,大连专用车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将分为两大阶段进行。其中,建厂引进阶段,计划于2013年完成基本建设,基地将实现年产能5万辆,具备数十种产品品种的专用车与底盘的生产开发能力,同时还将建成物流、零部件等配套资源,成为系列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右)参观华晨专用车 |
第二阶段是发展预研阶段,将于2016年完成,届时该基地不仅将实现10万辆/年的产能目标,更将建成集研发、设计、物流、零部件、营销、汽车金融+制造于一体的“6+1”功能区,打造“区域化聚集、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专用车多元化汽车城,使之成为具有完整产业链的综合创新基地。
对于华晨,大连专用车产业科技创新基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梦想延续的中转站,更是驶向“蓝海”的港口。如今,该集团正围绕基地的市场技术国际化、产业布局集群化、品牌经营规模化、企业管理现代化进行“四化”布局。有关人士称,通过“四化”战略布局,大连专用车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将成为世界首个高端专用车产业基地。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祁玉民致辞 |
“大连专用车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将铸就一个新的世界级专用车品牌并开创高端专用车行业新纪元,更好的为省市发展先进装备业制造基地战略服务,并从这里开始,服务中国、服务世界。”祁玉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