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中国市场者得天下。”而2009年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喷发式增长,更令诸多豪华车厂商对此深信不疑。
虽然英菲尼迪一再强调国产化事宜尚未确定,但其对拓展中国市场的迫切早在“Nissan Power 88”计划中就昭然若揭。而将英菲尼迪总部迁移至中国香港的决定,更是显露无疑了。
日前,日产汽车公司发布声明称,旗下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将在香港设立新的全球总部。英菲尼迪执行副总裁Andy Palmer表示,“公司主要的增长来自于中国、东南亚等地区,香港是通往中国的门户,在香港设立总部将更好的实现公司的发展。”
据了解,日产公司最新成立的“日产全球有限公司NGL”将和英菲尼迪全球总部同时落户中国香港,来自日产日本、美国和欧洲的约100名员工将调至香港总部。英菲尼迪全球总部和日产全球有限公司NGL将从2012年4月开始正式运行。
事实上,眼见率先进入中国的奥迪、宝马在这里赚了个“盆满钵满”,长期依赖进口的英菲尼迪,无论是价格还是销量都受到很大制约,要国产化也是早晚的事情。
在国内车市普遍低迷的大环境下,豪华车市场仍“一枝独秀”。根据新华信数据显示,2010年,包括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沃尔沃在内的豪华车市场,自2006年以来销量不断攀升,从2006年的15.7万辆上升到2010年的60.4万辆,特别是在2010年,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销量增长率超过了60%。就是在今年国内车市整体增速放缓,自主品牌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奥迪销量仍保持同比增长28%,位列第二的宝马同比增长甚至高达60.8%,至于排名第三的奔驰增幅为59%。
而在2006年才正式登陆中国市场的英菲尼迪,尽管是“后来者”,但其近年来在华销量亦丝毫不落后,几乎每年以高达100%的增速“一路狂奔”。即便是受到日本大地震与中国整体车市增速放缓的影响,今年上半年英菲尼迪在中国的销售依然取得了近50%的增速,某些车型甚至出现加价抢购的情况。据预测,今年中国市场英菲尼迪进口总销量达将到2万辆。
尽管,按照跨国车企的惯例,年销量超过3万辆以后才会考虑国产,乍一看,英菲尼迪似乎尚未达到国产的“入门”条件。但持续升温的中国豪华车市场,已经点燃了各大豪华车企的扩张大战。如果错过这一波竞赛,英菲尼迪或许将步雷克萨斯的后尘,陷入销量停滞不前的尴尬。
为争抢市场份额,各豪车巨头都在不断改进调整各自的在华策略。继去年7月,宝马宣布将在中国建发动机工厂加速国产化之后,奔驰在年初亦宣布,到2015年在华销售国产奔驰和进口奔驰的比例将从现在的30:70转变为70:30;而就此前相对保守的日系豪车雷克萨斯也制定了未来三年要实现在华销量翻一番至10万辆的中短期目标。
可见,在北美市场打拼已久的英菲尼迪要在中国这一最具潜力的豪华车新兴市场加大筹码已是“箭在弦上”。
在日产提出的为期6年的中期事业计划中,英菲尼迪被视为业务的拓展重点,日产寄望这一豪华品牌能在2010年15万辆销售量的基础上实现豪华汽车市场10%的市场份额。按照当前市场规模计算,到2015年,英菲尼迪的销量将达到50万辆。
可以预见的是,现时身处豪华车第二阵营的英菲尼迪一旦加速国产化,将使目前处于第一阵营的德系三强——奥迪、奔驰和宝马展开新一轮的对决,而正在积极推进国产化事宜的捷豹路虎或将采取更为“激进”的本土化策略。
版权声明:本文为搜狐汽车独家约稿,版权归搜狐汽车,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