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试驾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新思域充满未来感的座舱以及多项智能实用配置,坐在驾驶座上,基本就可以将它们尽收眼底。分层式仪表在上一代思域上就已经出现,新车将这种新颖的设计形式推向了新的高度。下层是硕大的转速表以及挡位显示及各种报警指示灯,上层数字式速度表两侧增加了用来指导驾驶员养成节能驾驶习惯的颜色显示条,蓝、蓝绿、绿表示车辆能耗的高低。
此外,右侧还增加了一块5 英寸TFT-LCD 显示屏,也就是所谓的i-MID(MultiInformation Display)智能化多功能信息显示系统,可通过三辐运动型多功能真皮方向盘上的快捷键选择显示车辆行驶、多媒体播放、车内功能提示、可续航里程等多种信息,此外,倒车时可以显示倒车影像,甚至还能和导航系统联动显示路线引导信息。这套系统和福特的MyFord 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巧妙的人机工程交互界面设计,简化了驾驶者获取各种信息的过程,间接提升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新思域除i - MID 之外的另一个新鲜玩意就是仪表台左侧的ECON按键,从颜色和名字不难判断它一定跟节能环保有关。按下它的效果是变速器更积极地升挡、发动机节气门对油门踏板的敏感度降低、空调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降低,以减少油耗与污染物排放。"踩油不走、空调不冷"有些夸张,但有助于大家对该功能的理解。除此之外,向驾驶侧倾斜的中控台、覆盖软质材料的车门内饰板以及挡把儿造型一看也都是精心设计的产物,但中控台较强的塑料感和略显平庸的空调控制区把我从未来拉回到了现实。
在车内空间方面,新思域之所以敢于逆势而为,将轴距缩短30 毫米,是因为本田的M M 设计理念,节省出的机械空间用来补偿乘坐空间。坐在新思域后排,感觉纵向空间基本与老思域相当,处于同级主流水准,但平滑过渡的车顶线条使前后排头部空间略显局促。后排中间座椅虽然缺少头枕,但平整的地板应该能让第五名乘客有所慰藉。
新思域的悬架结构没变,依旧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但增大了悬架行程及橡胶缓冲部件容量,减振器滑动摩擦也得到改善,这使得新车比老款车型开起来更加平稳舒适。制动灵敏,空行程很短,年轻人应该会比较喜欢。全系标配了电动助力转向,虽然能避免一部分发动机功率损耗,助力也很明显,但过于轻便的方向盘似乎不利于车辆操控性与驾驶乐趣的提升。
安全性方面,A 柱瘦身9%以及三角窗面积增大使得老思域的盲区问题有所改善,但盲区依然存在。车身高刚性材料的大范围应用(55%),车尾增加的后防撞钢梁,高配车型新增的侧安全气帘和车身稳定性控制系统(VSA),使得车辆的主被动安全系数均有所提高。
即将于十月底正式上市的第九代思域,拉开了东风本田升级、扩充产品线的序幕,明年,还会有包括Insight、大改款CR-V在内的数款重量级新车推出,这第一炮能否打响尤为关键。从东本老大水野总那里,我打探到两条关键信息:新思域的售价不会比老款思域高、目标年销量为10 万辆。这意味着新思域在性价比提升的同时有着一个相对低调、客观的市场预期,接下来就看消费者和市场会给出怎样的回应了。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