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拟增加出租车运力 听证会上获高票支持
上周五,共有20名听证代表参加广州市区2011年出租车运力指标投放听证会。听证会设置了听证事项陈述、听证代表发表意见、质询、提问、听证陈述人答辩和听证代表最后陈述等环节。最后,20名代表中,19名代表对今年广州投放1000辆出租车运力指标表示赞同,1名代表弃权。
近年来,广州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底,广州全市常住人口达到1270.08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人),比十年前增加275.78万人,增长27.74%,年平均增长率为2.48%。
与此同时,广州市近年来两次增加了出租车运力,其中2007年增加700辆,2008年增加1100辆,但依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峰时段市民"打车难"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
来自广州市交委的数据称,广州市中心区现有营运出租车17671辆,2011年以来,7:30-19:30这一时段广州市出租车里程利用率为73.79%。经测算,要使这一时段出租车里程利用率保持在70%的规定水平,需在该时段增加约960辆运力,因此今年初步计划新投放1000辆出租车。
广州市交委有关负责人说:"适度增加出租车数量,将有利于出租车行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有利于市民出行和城市公共交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保障社会经济和城市区域的协调发展。"让听证会成各方意见表达平台 记者在市区随机采访时发现,有些市民和司机对新投放出租车存在不同程度的疑问:是否有必要增加出租车?增加1000辆是否合适?新增加的出租车会否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会否对出租车司机群体的利益带来负面影响?
这些问题也成了听证会上代表们表述意见的焦点。华南理工大学交通与土木系教研室副主任胡郁葱认为,从运输经济学的理论来看,新增的运力往往会引发新的需求产生,对现有的运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当出租车运力供给大于运量的时候,往往损失的只是运输部门自身的效益,运力小于运量的时候,会对整个社会效益造成损失,通常后者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前者。
针对新增出租车1000辆会否增加交通拥堵,乘客代表简毅律师表示,广州私家车的保有量不断膨胀,2010年广州新增的车辆突破30万辆,相当于每日增加600辆,这远远超过1000辆出租车对交通拥堵产生的影响。"由于1000辆运力的数据跟每年增加私家车的数量相比占的比例非常小,因此并不会对于目前的交通道路和使用状况造成非常大的影响。"简毅说。
听证会中唯一一张"弃权票"来自出租车司机代表林国振,他表示,目前"打的难"主要存在于市中心繁华区域和人流多的区域,一般的地方还是容易打的,因此建议暂缓投放1000辆新运力。
参加听证会的4名司机代表中,虽然有三名司机认为投放新运力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们同时也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控制好新运力的运营时间,严格做好监督管理。对此,广州市交委表示,新运力投入营运后,将利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实现对新投车辆的有效监管。
多地听证会给力出租车数量投放决策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打的难"成为社会广泛讨论的话题。虽然各地"打的难"具体原因有所不同,但供需不平衡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下,要不要增加出租车运力也成为各地城市交通主管部门和市民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广州在2007年、2008年两次新增出租车投放,都是通过听证会的方式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实际上,2009年12月开始施行的《广州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也明确规定"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拟定出租汽车运力指标的投放计划时,应当进行听证,听取公众意见。"
不仅仅是广州,近些年来,呼和浩特、西安、杭州、乌鲁木齐等全国多个城市分别就新增出租车运力召开了听证会,使得各方利益诉求得以通过这一平台得到表达。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靳文舟教授认为,广州增加出租车运力投放是好事,因为按照大城市每千人配备两台出租车的标准,广州大约需要2.4万辆出租车,超出目前约1.7万辆的水平。
"这个缺口不可能一步到位补上,因此我赞成通过听证会的方式,逐步增加出租车运力投放。"靳文舟说。
靳文舟认为,出租车市场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召开听证会的方式吸取民意是一种进步,它提供了一个让各方利益代表各抒己见的重要平台,也成了行政决策程序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