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对于想在中国汽车市场分得一杯羹的汽车巨头们来说,得到了北京及其周边市场便是占领了中国市场的心脏,而得到了广东及其周边的华南市场则是拥有了果腹的资本。否则,“心腹大患”则将在不知不觉间到来。
这句话很有道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华南汽车市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企业“大动干戈”让今后华南市场暗流汹涌
先看整车企业这一块。华南市场是广汽、东风日产、广汽丰田、广汽本田、长安PSA以及比亚迪的大本营,这些企业随便拎出一个来,都能把中国汽车市场搅得风生水起。
华南市场因为有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异常活跃,消费能力强,是汽车厂家的乐土。众所周知,日系品牌本田汽车,在上个世纪末就率先在广州开花结果,抢占先机,与广汽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随后广汽本田在中国市场一炮走红,直至今日,依然如此。紧接着,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合资公司相继成立,日系车在华南市场全面开花,并取得了预期的市场的目标,华南市场由此被日系车牢牢把控,成为一股不可撼动的强大势力。一个广为流传的数字是,2010年,华南汽车市场里日系品牌车型销量占据华南市场整体销量5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据笔者不久前拿到的一份数据显示,由于今年车市整体形势不佳,很多本来就在华南市场不占优势的汽车企业选择了收缩战线,如此一来,日系品牌在华南汽车市场的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前10个月,这一比例已经接近58%。
不得不说的是,日系品牌在华南汽车市场占据“垄断”地位的主要原因,除了华南汽车本来就是日系车企的大本营、有地域优势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华南市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带,这使得人民群众接受先进生活理念较早,随着消费能力的日渐提升,他们的购车倾向反而变得更加理性,低油耗、小型化、结实耐用,这些要素逐渐成为了大多数华南汽车消费群体的主要购车指标,而这些指标恰恰就是日系车的优势。
非日系企业当然也不愿眼睁睁看着日系车企高奏凯歌而坐视不理,继大众在2008年吹响了南方战略的号角之后,以大众未代表的德系、以通用为代表的美系、以PSA为代表的法系和以现代为代表的韩系,近年来都在不断谋划着进军华南市场的路径和方式。长安PSA合资公司将生产基地落户于华南市场的深圳,除了有长安集团盘活哈飞深圳生产基地的考虑,更重要的,长安和PSA还是看重了华南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及这种潜力对PSA在中国现有尴尬处境的帮助。
但是,上述“后进”品牌想在短时间内撼动日系车企在华南市场的地位,还是有相当难度。考虑到品牌先入为主的概念,非日系车企开拓华南市场的过程,要比当初日系车型开拓华南市场时会难得多;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企业的“大动干戈”也势必会让今后的华南市场暗流汹涌。
零部件配套已形成规模,地位快速提升
再看零部件配套领域。正是因为在华南市场布局了众多有实力的汽车企业,其零部件产业配套优势也已迅速形成了一定规模,且配套地位还在快速提升。
从2005年开始,大批的丰田、本田、日产汽车厂的二、三级甚至是四级汽车零部件配套商开始踏入华南的土地,而华南经济圈内也有不少传统的机电、电子工厂购入汽车零部件制造设备,派员工到日本进修,正在向汽车零部件工厂转变。
以地处华南市场中心为止的广州为例,2005年前后,广州整体汽车制造业产值约630亿元,而其中零部件配套业产值为163亿元,包括汽车发动机在内的零部件与整车的产值比仅为0.3:1。而按照国际通行比率,汽车零部件与整车的产值比率通常为1.7:1,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按照当时广州市政府的预计,到2010年,广州整体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将达到3500亿元,汽车整车的年生产能力达到160万辆,产值2500亿元左右,汽车零部件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广州将发展成为零部件全球供应的重要基地之一。现在来看,当初广州市的目标早已被甩在了身后(具体数字不详,有报道说2010年广州汽车零部件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800多亿元)。
强大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和能力,反过来也会吸引准备要在中国落地的整车企业的注意力。比如,关于雷诺要在中国选择国产的消息,虽然已不是新闻,但其选址问题仍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此前,东风所在地武汉和东风日产所在地广州,都在极力争取雷诺项目落户于自己的地盘,而据笔者最近从武汉市政府人士那里得到的准确信息是,武汉已放弃对雷诺项目的争夺,原因是各方一直觉得广州的零部件配套能力要远远在武汉之上。对已经在中国损失了大把国产机会的雷诺来说,零部件的配套能力是其降低国产风险的主要考虑指标之一。
对区域汽车产业布局影响最大的两块——整车和零部件——都在华南汽车有充分的布局,这本身就会给这一区域市场带来巨大的活力和产业说服力。“汽车向南”,或许是下一阶段中国汽车业的主题。
(作者周树远,系中国经营报汽车版主编)
版权说明:本文为搜狐汽车独家约稿,版权归搜狐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