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2年1月5日、6日,由第一电动网主办的“2011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将在北京国际饭店盛大开幕。本次盛会将汇集国内政、产、学、研各界顶尖专家代表,以及美、日、韩、欧等多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共计500人,共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热点话题。以下是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电子技术处处长彭红兵的发言全文。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电子技术处处长彭红兵: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受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委托,我代表电子司利用这次大会的平台,跟大家做一个交流。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电子技术处处长 彭红兵 |
我的题目是《创新引领推动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健康发展》。从工信部的前身,电子工业部和信息产业部,我们当初抓锂电池的时候,是从上世纪末,当时开始着手围绕着信息通信发展,推进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在这个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我们现在已经开始面向未来的新的市场需求向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方向发展。
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给各位交流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全球锂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二,国内锂电池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三,推动锂电池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
我们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产业主管部门,我们更多的在产业,为今后的市场应用做产业储备方面再做一些具体的推进工作。
这里谈到了几种主要的技术方向,仁者见仁,在座的很多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技术路线。有一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有一些特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锂电池开始真正进入到电子消费这个领域。尤其是在移动通讯、移动多媒体终端、笔记本电脑、数码等等产品中得到了快速的应用。所以使得这个产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生了一个大的发展。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一些更新的领域,绿色资源友好型等等需求开始逐步进入到有效电动工具、电动汽车、移动基站等等方面的需求。加快电池产业的应用需求。
在目前的全球产业格局中,以中日韩为主导,包括韩国的LG、三星、日本的索尼、三洋、主导着市场的占有率,在全球属于领先地位。全球六大电池供应商,至少在2010年还是保持这样一个格局。2011年可能会有所调整。日韩企业在整体产品的性能和产业链的完整性方面,工艺技术、装备方面领先的优势比较明显。一些具体的参数,待会儿专家会有更准确的阐述。
这里有主要企业的基本情况,2010年的时候,三洋、索尼、比亚迪、LG、三星这几家企业都有。2011年,我们预测的数字,前几家几乎还保持这样一个格局,但是排序上面有所调整。韩国的企业开始冲到了前面。三星在2010年已经列全球排名的第一位。从行业机构的预测数据来看,去年的产量50亿只上下。规模将近百亿元。到2011年,已经在60亿上下,市场规模突破了百亿美元。
从未来各国新能源汽车包括其他的像智能电网的需求,包括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需求来看,消费领域的锂电池的市场规模可以达到接近三百亿美元。动力领域的市场规模也是接近了将近三百亿美元。储能可能会突破三百亿。所以总体来说可能在八百亿到一千亿左右。
从锂离子电池将近二十年的市场应用来看,作为一个高效率、长寿命的储能产品。进来全球各个主要国家,特别是欧美、亚洲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重视,在各方面,不光是政府的资源还是民间的投入,这几年相对都比较集中。这里面也举了一些基本的情况,例如美国在09年就开始,奥巴马政府已经宣布投入了20多亿美元支持下一代电池和电动车的计划。其中主要几个企业已经成为政府主导重点支持的电池企业。有一些企业在一些专利方面优势更加明显。美国计划到2015年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要突破一百万。德国在市场方面也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2020年要实现有一百万辆汽车的销售。同时,在一些基础性的,比如说实验中心、新材料方面投入巨大。韩国目前更多的关注于技术开发产业链配套,包括大规模生产。预计从2011年开始,产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主要的几个大企业,三星LG都进入到了主流的电池制造商领域。特别是三星、LG,因为有下游各类终端的应用,所以他这方面的后发,在后续的发展中,毕竟他是大企业,有完整的产业链,这两个企业未来要值得更多的关注。
日本在锂离子电池方面从研发到制造,是最早的进入到产业化领域。近些年来,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在产业规模方面现在慢慢处于劣势。但是在他的上游材料装备,包括一些基础的工艺研究方面还占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在去年地震海啸对它的整个产业影响比较大一些,包括国内很多企业也有这种感受,从日本进口相关的高端设备材料方面,受地震的影响,也带来了一些项目的延缓。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