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再度鲜明提出要提高汽车行业产业集中度。和以往不同的是,《规划》给出了明确指标,指出汽车行业前10家企业的集中度需要从2010年时的82.2%增加到2015年时的超过90%。
按照《规划》的定义,所谓“集中度”是按产品产量计算的产业集中度。在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就曾经提出,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这是这一规划提出的八大目标之一。根据有效资料统计,2011年前11月,前十家企业共销售1465.75万辆,占总量的87%。
此次《规划》明确国内前10家汽车企业的集中度到2015年时需要增加到九成以上,和2010年时比,累计变化值为7.8%。《规划》只对钢铁、汽车和船舶三个行业提出集中度的要求,但是对汽车业集中度的指标值是三个行业中要求最高的。一位汽车业分析师表示,集中度5年增加超过7.8%“完全可以做到,而且可以更快。”他表示,如果有行政力量介入汽车行业整合,只要前15大汽车企业中的任何两家合并,都很有机会完成这个任务。
显然,2012,汽车业重组兼并将从企业进入到集团层面。虎扑鲸吞的“并购大戏”即将上演。
笔者认为:国家意志、政府决心,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忧患。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指出,未来5 年到10年,将是中国汽车业重组的最好时机。中国汽车业应及时解决“散”、“小”的状况,将优势资源充分集中,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30多家整车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年产销不足万辆。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主任张建平表示,尽管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在提高,前10大汽车集团销量突破1000万辆,但以单个汽车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论,我们和国际一流的汽车生产企业仍有较大差距。中国单个的最大汽车生产企业年生产规模300万辆。但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商丰田汽车一年的全球汽车生产量高达900多万辆。中国汽车业迫切需要兼并重组培育2至3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冲击TOP 5。
2012年,中国汽车企业将迎来新的兼并重组潮,而目前兼并重组的最大难题是资产划拨和股权收购——为确保地方的就业和税收,地方政府牢牢掌控地方车企的干部任免、发展指挥权,即使对汽车产业把控局限造成企业发展困局也不松手,以致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陈建国说出急了眼的大白话:“现在地方政府在产业调整上阻力比较大,这个我们有体会。我想强调一句,不要把自己的资产变到一文不值的时候再退出这个领域,应该考虑长远一些,对地方经济负责,对自己的企业职工负责,在产业调整这个问题上,早些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针对2012年将从企业进入到集团层面的汽车业重组兼并、2015年集中度需超过90%资产划拨、置换、并购,再这么拖下去耗时耗资巨大,有没有其他可供探讨的思路?在采访和观察东风集团的战略管理和抉择时,“大东风、大自主”战役一系列从容有序的调度体现了大型央企大规模集团作战的指挥能力。这样充沛的管理资源有着怎样的商业潜能?一个企业的人才优势能否更大程度上为国效力?这里需要的不但是实业家杜兰特,更是整合者斯隆。
让我们看看其他行业:如果万豪、凯宾斯基、香格里拉酒店管理集团在世界各地酒店均为自行投资新建,那全球知名酒店将寥寥可数;同样,如果没有如家、汉庭、格林豪泰等连锁酒店可供加盟,国内上千家中小酒店亦将在散乱中自生自灭,商业前景暗淡。
成熟的商业实践证明:就合作的成功度而言,以管理优势及托管方式所缔结的品牌联盟有时比以并购方式所构成的资产组合更有效。
新的一年开始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新的梦想或许正在悄然起航。新的一年将是艰难的一年,但最艰难的时候尚未到来。等到那一天来临,很多产业整合的阻力将迎刃而解,但是,我们现在应当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