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发布了新版《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可望于今年上升为国务院法规出台。召回新规将和汽车“三包”政策一起,可望在今年构成完善汽车产品质量监管的两大体系。
汽车召回新规的一大亮点是,加大了对车企处罚的强制性,如车企不配合质检部门缺陷调查的,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召回的处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2%以上10%以下的罚款。也即是车企拒绝召回,可能面临几千万元甚至论亿元计的罚款。这相对于老版规定的三五万元处罚,无疑是一大进步。
这样的处罚力度,如果能够顺利立法,能否让车企听话变乖,更加重视产品召回?针对这一问题,南方日报汽车周刊联合网易汽车社区,发起了网络调查。
调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只有6.07%的投票者认为,召回新规“处罚力度空前,会有明显效果”;9.09%的投票者认为“处罚力度还是太轻”;而有高达84.84%的投票者认为召回处罚“还是会面临执行难的问题”。
有网友认为,“处罚力度太小,50-100万?才顶几辆车钱啊?造汽车的还差那点钱?执行力度肯定不行,中央的政策都是好的,可看看到了地方、到了部门,就打着擦边球、玩着文字游戏,好啦,没事啦!有事的只有消费者、小老百姓!”
这一观点代表了公众的普遍担心,也是自有其道理。实际上,此前也有专家指出,尽管召回新规加大了对车企的震慑作用,但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到实处执行,否则只相当于一纸空文,或者上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