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下午2点,载有中国船员的“三亚号”帆船在三亚港起航,前往新西兰的奥克兰。在“三亚号”出港之前,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兴致勃勃地登船,拜访参赛船员。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这个由沃尔沃独立支撑10多年的全球最大的帆船赛事,在沃尔沃被吉利收购后,不仅可以继续运行,还增添了很多的中国元素。
在中国站赛事期间,吉利全球型企业文化研究中心正式在海南三亚学院成立。以该中心为枢纽,北京和瑞典哥德堡将分别建立一个研究基地,致力于展开跨国家、社会和企业文化的对比与研究,推动建立一种全新的全球型企业文化,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更多跨国企业进入中国提供文化融合和管理之道。这是在支持沃尔沃帆船赛之外,李书福此次三亚之行一个最重要的目的。
李书福说:“目前世界上的跨国企业,几乎都有强烈的‘原产地’国家背景和鲜明的局部文化。我主张的全球型企业文化,是一种超越国界、宗教信仰、预言和本土文化等因素,全新的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其核心特点是尊重、包容与融合,最终目标是达到合作共赢和实现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成功。”
自2010年8月2月吉利正式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至今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吉利和沃尔沃不能说没有摩擦和分歧,但在共同的目标和理念下,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支撑了企业的发展。吉利收购沃尔沃也因此成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融合性最好的样本。
“在跨国并购和跨文化融合方面,成功的案例有很多,失败的也不少。跨国并购往往会带来不理解和不信任,只有充分尊重各相关方的利益,把所有矛盾、所有问题都在并购之前全部阐明清楚,才能为企业的成功发展铺平道路。” 李书福表示,对于沃尔沃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并购之后的文化融合,更是如此,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不能玩小聪明。
沃尔沃帆船赛其实就是一个跨文化融合的例子,该赛事由沃尔沃轿车和沃尔沃集团共同投资,每届投入资金约为5500万欧元。尽管费用主要由赞助商、合作伙伴以及承办城市来募集,但沃尔沃轿车仍需要一定的资金注入。这比较大的投入曾让做自主品牌一贯精打细算的李书福“很心疼”,但在权衡品牌收益和公益效应后,李书福还是选择支持这项赛事。
作为一个新兴的赛事运动,沃尔沃帆船赛目前正处于最黄金的发展时期。在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沈晖看来,只依靠风力航行,致力于推广海洋环保意识的帆船赛,与沃尔沃一直坚持的安全环保理念相得益彰,其获得的品牌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要维持沃尔沃在欧洲等成熟市场的增长,继续提升其在北美市场的占有率,还要加强中国的研发职能和市场地位,实现2015年在华销售20万辆,2020年全球销售80万辆的目标,李书福的压力着实不小。
事实上,这桩“蛇吞象”式的收购,最初看好的人并不多。吉利作为自主品牌以及民营企业的背景,让不少人心有顾虑。但完成收购短短一年半,李书福用漂亮的数字终结了质疑:2010年,沃尔沃扭转了过去两年以来的下滑趋势,汽车销量达到37.4万辆,比2009年增长11.2%,实现了全年盈利。2011年,沃尔沃销量为449255辆,同比增长20.3%,在全球豪华汽车品牌中,增幅最高;中国市场以47150辆的销售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5%。相比收购之前的沃尔沃,两年翻了一番。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在收购沃尔沃后,李书福做得最多的是促进吉利和沃尔沃的文化融合,而在企业管理上,则交给独立的管理团队全权负责,自己很少干预经营事务,严格履行了“放虎归山”、“以沃制沃”的承诺。李书福表示,在并购之初,他就决定不直接去管理沃尔沃,而是给它指出一个努力的方向,恢复在车坛曾经辉煌的地位。
在李书福看来,中西方文化的最大区别,就像中医和西医的区别。西医是具体的、精准的,而中医是系统的、辩证的。西方谈到汽车就是汽车零件,图纸、标准、实验,而中国更多是讲整体系统,没有落实到每一个分子结构上来。这两种文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通过全球型企业文化研究,我们尽量地从东方文化出发,包容西方文化,让西方文化在沃尔沃全球管理和经营之中产生正向作用,而不是让东方文化或者让吉利管理沃尔沃。”李书福说,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要很小心地思考和实验。他表示,吉利和沃尔沃现在已经成立了对话机制委员会,大家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未来两个月会公布一些合作项目。
“做企业就要把理想、使命、信念变成现实,沃尔沃的宗旨是生产‘零伤亡、零排放’的车,这不光是一种愿景,也是一种信念。就像沃尔沃环球帆船赛,这些船员很辛苦,但拿了冠军是没有奖金的,支持他们的就是信念的力量。我们应该把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全球传播。”李书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