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车市来了一个“急刹车”,全年2.5%的销量增速,宣告中国汽车市场连续十年年均25%的高增长时代已不复存在,中国汽车开始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外资与内资、合资与独资、市场与技术、规模与内涵、发展现实与思维定式……这些或显性或隐性的问题深藏在汽车产业发展之中,无法消除又亟待厘清。在市场暴增之势“退潮”之后,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同样是在2011年,中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0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仅有625万辆,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增长了16倍。汽车社会来得太快,让人措手不及。除了拥堵,停车、噪音、尾气污染、交通安全隐患也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保有量的增长与城市的宜居程度形成反比。成绩与繁华难掩用车环境恶化对中国汽车业未来的掣肘。“汽车社会病”依然待解。
2012,不会是世界末日,但中国汽车产业亟需寻找自己的“诺亚方舟”。
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流通行业的日趋成熟,经销商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正值两会之际,搜狐汽车利用城市站优势,采访了全国40个城市经销商老总,就产业转型以及用车环境等热点问题发表观点,建言两会。采访中,经销商普遍期待给予汽车流通行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高经销商地位,营造宽松的销售环境;同时呼吁尽快出台三包规定等政策,保护消费者权益。
呼吁提高汽车流通业地位 健全相关法规
近几年,经销商集团化和规模化的趋势愈发明显,随着经销商上市以及行业整合的加速,经销商话语权也得到了一定提高,然而,经销商在产业链条中的弱势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在政治地位上,目前在参与两会的代表和委员名单中,尚难以发现汽车经销商等汽车流通业代表。早在去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就曾在微博中呼吁,“建议提高汽车流通行业的政治地位,增加汽车流通企业"两会"代表席位,汽车界建立和谐平衡的厂商关系才有可能能落到实处。”
采访中,很多经销商呼吁,希望政府更多的关注支持汽车流通业的发展,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和规范,促进行业有序竞争。宝马MINI北京翼翔行总经理张久鹏在微博中写道“作为经销商希望国家完善政策,由于相关政策的缺失,导致了某些品牌厂商与经销商之间的不平等,形成了非常大的市场压力。其次完善品牌管理办法避免混乱无序的经营,形成行业有序的健康发展。”
出台政策保障消费者权益 降低赋税营造宽松销售环境
采访中,许多经销商老总表示,希望汽车三包政策尽快出台,规范售后服务市场,明确责任,保障消费者权益;此外,希望国家对汽车经销商给予融资优惠政策的支持,营造宽松的销售环境。长春东环雷克萨斯4S店总经理黄南林表示,希望国家和相关部门能够在货币资金的支持上,在相关的税收政策上给予一些倾斜。“对于我们汽车经销商来说,一个宽松的销售环境,非常有利于汽车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合理规划城市 加强科学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城市道路交通面临巨大的压力,2010年底,北京率先采用"摇号"的方式控制汽车增长,引发了很多争议。对于交通拥堵的治理,经销商老总普遍认为,靠限购的方式来解决交通拥堵存在诸多弊病,应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加强科学管理。
广本亦庄店董事长常晓南在微博中表示,目前中国的许多城市规划不合理,医疗、教育以及行政部门多集中在市中心,这也是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的交通设施比较落后,管理水平还需要继续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
点击下图进入专题查看各地经销商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