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2年车企销量出炉,中国车企分化态势跃然纸上。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甚至第一名和第二名、第三名的差距也不断拉大。更引人注意的是,排名第一的上汽集团年销量,相当于第四、五、六名年销量之和。
落后者接受这种格局,抑或改变这种格局,在2013年至2015年将见分晓。
上汽干了三家车企的活
微博中有几句调侃的话,套用在此,可以说上汽干了相当于第二阵营车企的活。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如下。2012年,第一阵营:上汽集团销量为446.14万辆,排名第一;东风汽车集团销量为307.85万辆,排名第二;一汽集团销量为264.59万辆,排名第三。第二阵营:长安汽车集团销量为195.64万辆,排名第四;北汽集团销量为169.11万辆,排名第五; 广汽71.22万辆,销量排名第六。
仔细计算,第二阵营三家车企年销量总和为435.97万辆,略低于上汽集团一家的年销量。反观2011年,第二阵营和上汽差距并非如此明显。
弱势中,为什么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一方面取决于各家车企的持续竞争力,另一方面和日系车企面临的意外有关。
第二阵营的三大车企中,两家销量同比下滑——即长安汽车、广汽集团,仅北汽集团销量从152万辆提升至169万辆。
广汽集团销量下滑在意料之中。这家起家于日系合资企业的中国地方国有汽车集团,旗下主力广汽丰田、广汽本田销受钓鱼岛事件影响而大幅下滑。至于长安汽车的销量下滑,只能归之于持续竞争力不足,长安汽车集团仅与日本铃木合资,其体量占长安汽车集团比重并不大。
反观上汽集团,2012年称得上成功且幸运。首先,他没有一家日系合资企业,仅和美系、德系等合资,正巧成为钓鱼岛事件的受益者。第二,经过几年前的战略规划,上汽集团旗下的两大乘用车合资企业均进入产品升级发力阶段,无论上海大众还是上海通用的中高端车型比例均有所提高。第三,最砸钱的上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于2012年进入收获期。上汽乘用车公司的年销量突破20万辆,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
2013年成谋变年
当各大车企已经交上2012年成绩单后,一切均已成定局。接下来,只能谋变2013年甚至2015年。
让我们做一个猜想。我们不妨回到2012年销量表,且看看可能最有机会的几家大型车企。
进入400万辆的车企,只有一家——上汽集团;进入300万辆的车企,也只有一家——东风汽车集团;进入200万辆的车企,只有一家——位于东北的一汽集团;进入100万辆的车企有两家——长安汽车集团和北汽集团;广汽集团低于100万辆,超过71万。
未来格局如果变化,那么变化将产生在差距最小的几个车企中。
第一,长安汽车集团和北汽集团。按照北京市相关主管部门的相法,北汽集团未来将跻身前三强。而当务之急就是超过长安汽车集团。以2012年销量计算,二者差距约为15%。
基于长安汽车集团微车销量不少,北汽集团如想实现销量上的大突破,必须推高微车项目的基盘。
第二,位于第二阵营末名的广汽集团。
如果仅从销量来看,广汽集团离第五名差距甚远(北汽集团销量为169.11万辆,排名第五; 广汽71.22万辆,销量排名第六)。但广汽集团的后发优势不可忽视。
且瞧瞧广汽集团2012年末做的几桩事。联手奇瑞、建立联盟;联手中兴,通过借轿车生产资格的形式"吞"中兴,最终拓展低端车型市场份额。在突谋销量的同时,广汽集团也不断落子细分市场的龙头企业,以占据各个细分市场的龙头位置。
可以预期的是,十二五期间,第二阵营的车企不能犯大错,否则一个不慎,将迅速为后来者追上并抛在后面。
本文系搜狐汽车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