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步已迈入了2013年1月,又到了回顾既往,展望未来的时候。回顾2012年的中国汽车工业,除了生产自主品牌汽车的企业展示了其坚韧性,并且取得了进展之外,笔者认为最值得大书一笔的是:中国汽车出口突破了百万辆大关。
本世纪初,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历史性逆转——汽车出口超过了进口。2012年中国汽车工业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实现了出口突破百万的业绩,成为中国汽车工业2012年发展的最大亮点,值得庆贺。
在2012年的中国汽车出口中,自主品牌表现最为突出;在出口汽车的企业中,本土汽车企业表现最为突出;在汽车出口形态中,通过在国外建厂进行汽车出口有了明显提高。例如,到2012年奇瑞已在海外建立了17家工厂。奇瑞,吉利、江淮、福田、长安、海马等汽车企业筹划进军巴西建厂。继奇瑞和华晨分别在埃及建厂后,2012年,吉利也计划在埃及建CKD组装厂。长城汽车将在印度建立一家独资工厂,计划2016年投产。长城汽车海外CKD工厂已有近20家。
中国整车出口大幅度提高表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中国自主开发的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又有了提高。
汽车出口超过百万,使中国汽车工业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上一支必须予以重视的力量;汽车出口已经成为中国工业品出口的重要支柱之一;汽车出口已经在中国汽车企业经营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记得笔者曾在博客中写道:汽车出口应当是中国汽车企业的重要战略行为。现在看来是说对了。
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中国汽车出口,实际上是以中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加上相对比较好的技术与产品,在购买力相对较低、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然而市场广阔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工业国家市场上,通过比较优势占领国际市场。这种状况的出现符合国际分工和竞争规律,中国汽车企业在这些国家市场上取得成功,不是偶然的。
因此,笔者希望中国汽车企业把走向国际市场,作为关系到企业兴衰的大事来做,持续地把这件事情做好。在开拓国际市场中不断改进竞争策略,提高产品质量与水平(切不可认为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就降低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保持并且逐步扩大在这些国家的出口地位。要看到,中国汽车产品的出口,仍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后面的工作还很多。
首先,要认真深入地研究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获得相关的深厚人脉,以利于扎下根来。
其次,要认真研究发达国家竞争对手的动向,以不断改进竞争策略。
再其次,要通过改进出口产品和服务,反过来促进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由于中国国内市场实际上已是竞争最激烈的国际市场,因此只有把国内外竞争经验有机地融合与一体,才能够从整体上促进企业实力提高。
最后,要有一个中期的产品出口战略,包括当地建厂与产品出口的协调。
愿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在产品出口方面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