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细想Cadillac这个品牌,好像历来是最不甘愿随波逐流的一个,换个角度来说,它创造了很多为人所用的技术,也开创了一些别人学不来的——比如现如今,它在设计上所推行的“线面交汇而成的刀锋外型”。但不愿不等于没有,Cadillac有时也不得不在主流的大潮里求得发展与平衡,最新的Cadillac XTS,就是这种矛盾思想的产物。
曾几何时,我们不能想象一款Cadillac轿车会使用小排量四缸引擎,也不能想象Cadillac会在小排量引擎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前轮驱动系统。如果你问我XTS是什么,它就是一部采用了罕见的短前悬、在3.6升V6引擎之外还主流装备有2.0升四缸增压引擎、在四轮驱动以外彻底摒弃了后驱而采用了前轮驱动系统的新潮的Cadillac,当然也是科技的Cadillac,5米多长的Cadillac。一切要拜环境所赐,拜潮流所赐,我们不是说这样的Cadillac不好,恰恰相反……我们只想表达一个意思——有些让人留恋的东西我们必须放手。
![]() |
Cadillac XTS身上同样也有坚持,更有创新突破。它坚持了刀锋设计,甚至在尾灯上缘立起锐利的尖角,这部分表现得比人们所熟知的CTS更为夸张;它的前灯也极富冲击力,两条光带从上到下贯穿;它的侧面造型仅比2010年面世的那部同名概念车略有收敛,构成修长低伏的姿态。但明眼人还是可以从整体印象与一些略显圆润的细节处,体味出变化——Cadillac XTS在暗地里向着主流审美靠拢,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外在总比CTS要讨喜不少。这个Cadillac要再次挑战主流阵营。
尽管XTS是Cadillac XTS是当今Cadillac在国内的旗舰,它是海外DTS和稍小一些的STS(即进入国内后加长车身的SLS)的继任者,但它还不是顶级的Cadillac,更为顶级的豪华车市场,Cadillac日后会推出新的车型参与争夺。搭载2.0T和3.6L自然吸气两款动力的Cadillac XTS,价格定位在了34.99-56.99万元这一区间之中,其目标直指加长的那些传统豪华轿车,表面上瞄准的是奔驰E级、宝马5系和奥迪A6,不过当你坐进去,看到在这样一款定位于商务的Cadillac轿车上,所采用的内部读取、娱乐、通讯、控制系统竟然大部分是触摸和虚拟相结合的,你是否会像我们一样怀疑,Cadillac XTS是否还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者。我的意思是,如果说XTS就像个商人那也是个最时髦的商人,如果说它是政客那也是最前卫的政客,能够接受“如此时髦前卫”设计的成功人士,想必也无法忍受其它的“太过平庸”。虽然在动力与传动方面XTS做出了所谓的妥协,但在座舱里我们又见一个不甘随波逐流的Cadillac。Cadillac就是Cadillac。
XTS的型号命名方式也很潮流化,2.0T和3.6L车型分别命名为28T和36S,其中第一个字母2和3代表排量的第一个数字;中间的8和6表示凯迪拉克对动力的一个评价指数(但又非数字越大加速越快),不用管它,这两台发动机都是通用集团的最新作品,并且双双入围2012年Ward十佳发动机评奖,只要记得S比T快些就好了。XTS 36S还有个名字——Platinum(铂金版),区分它的外部特征就是全镀铬的前进气格栅、双色带镀铬装饰的轮圈和车身徽章。值得一提的是XTS 28T搭载的这台2.0T 直喷外加双可变气门正时、单涡轮双涡管增压引擎输出功率高达198kW/5300rpm,峰值扭矩355Nm/2000-5300rpm,比同级奥迪和宝马的2.0T引擎都要略高,可惜扭矩输出稍晚于宝马N20,这是美国车的通病,或者说已经不晚了但宝马的实在太早。有人评价,XTS的两套动力系统性格分明、各得其所,评得好。
至于XTS的操控,尽管Cadillac独有的MRC主动电磁感应悬挂系统在XTS上得到了保留,但后悬上面的空气弹簧足以说明一切了,电子助力的无比轻柔的方向盘足以说明一切了,XTS追求的是舒适享受,至于你开起来感觉它依旧运动,那是工程师附赠的。
我问开Cadillac CTS的同事试过XTS之后“感觉怎样”,他这样说——“没什么压力”,这就是这部Cadillac。我又问每一个曾面对那座舱内一大堆触摸(电容感应)按键与可自定义内容的虚拟显示仪表的人,“你们感觉怎样”,回答是“不太适应”,这就是这部对现实充满诚意又充满挑战意味的Cadillac。
三言两语对话梁洪
关于外型
梁洪: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推出的Cadillac的豪华商务旗舰车型。
李伟:简单来说它是替代赛威而来的,瞄准的是宝马5系所在的那个市场。
张动动:Cadillac XTS还是采用了钻石切割的设计风格。
高天:但是我觉得它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比如大灯就采用了弧形的设计,相比较我们熟识的CTS和SRX,看起来没有那么大的侵略性。
关于内饰
高天:它的CUE系统操作起来反应有些慢。
张动动:反应速度和我用的安卓手机是差不多的。
梁洪:一切科技都应当以安全为前提,我希望人们不要因为不适应这样的触摸按键,给行车中的安全带来隐患,哪怕一丝一毫。
李伟:当然,相对于物理按键,XTS所采用的触摸按键就没有那么直接的触感,不过工程师和设计人员也想到了这一点,就是给其加上类似手机触摸屏的震动功能。我只是有些担心它将来的维修费用。
巩伟:触摸按键其实没有那么神奇,这种电容原理的触摸按键技术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的电视机上面就已经采用到了,其实只要适应并逐步改进就好,如同宝马的iDrive。虚拟的仪表显示屏的显示精度不够,倒退三五年还好,但如今我们的眼睛毕竟已经被各种高精度显示屏宠坏了,所以即使边缘有一些许的锯齿状也是我不能接受的。
关于操控
梁洪:你们觉得怎样?
李伟:非常好开,没有压力。
巩伟:种种迹象表明XTS不是为运动而生的,但当你放平心态,反而会感到它的表现比你预想的要好很多,我更期待“36S+四轮驱动”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