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壮大,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探索海外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刷新。但同时,面临的问题和障碍也日渐显现。在“走出去”方面先行一步的长城汽车对此深有体悟。
“加强中国汽车海外投资建厂的政策指导和服务支持”是今年两会上,第12届人大代表王凤英提出的主要议案之一(其它两份分别是关于加强汽车社会和谐发展综合治理以及完善汽车技术研发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的建议)。
当前,国际化战略作为中国汽车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已成共识。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一百万辆,达到1056091辆,比2011年增长29.70%。与此同时,我国的汽车出口正在从单纯的出口贸易向积极在海外投资建厂发展。
近几年,自主品牌车企海外建厂速度加快。采取海外建厂等方式加速海外扩张,既能规避整车出口的高税率,取得较好的成本优势,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开放政策和市场环境拓展海外业务,对于更快地占领国外市场、提升出口利润率,和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企业海外投资建厂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除了自身存在的原因诸如国家层面缺乏整体战略、自主汽车企业在海外综合竞争力参差不齐等,还受到当地的产业政策、贸易保护、技术壁垒,甚至是政治风险等的威胁。
为了让中国汽车更好地走向世界,王凤英建议有关部门对中国汽车海外投资建厂给与更多配套的政策扶持、业务指导和服务支持。
海外投资建厂已成为中国汽车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汽车出口越来越受到汽车企业重视。我国汽车出口结构日趋合理,出口车型从商用车为主转变为乘用车为主,出口目的地从发展中国家向“金砖”国家和发达国家挺进,出口方式也从简单贸易向投资建厂模式改变。
同时,我国汽车出口目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人民币升值导致成本上涨,贸易和技术壁垒重重,来自欧美和日韩竞争对手的打压,这些都让中国车企倍感压力。采取海外建厂方式加速拓展国际市场,既能规避整车出口的高税率,取得更大的成本优势,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有利的开放政策和市场环境,对于我国汽车提升出口利润率和提升国际化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自主品牌车企海外建厂速度加快,长城、奇瑞等汽车企业已经陆续在境外建厂。以长城汽车为例,近年来,长城已在俄罗斯、印尼、伊朗、埃及等国家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了KD组装厂,现拥有十几个海外KD组装厂。
由于受到不利因素如当地产业政策、贸易保护、技术壁垒等的影响,尽管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了105万辆,不过增速却从2011年的49.45%回落至29.7%。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