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搜狐汽车

注册
车商宝|手机版|APP应用|网站地图|回顾|滚动|收藏首页
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自主品牌汽车14问:论自主品牌的六大关系

2012年03月28日07:32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俞凌琳;周开平;何芳;王琛琛

  自主研发与收购吸收

  《21世纪》:从自主品牌企业自身看,现在面临哪些问题?

  沈军:现在整个社会都比较浮躁,看表面工程,这跟我们的激励机制有关,很多国营企业领导,从政才是主要任务。谁愿意去种树,因为那看不到成绩,所以都愿意移植。这还是跟企业的激励机制,高管的薪酬体制、都要挂钩。

  梅松林:自主品牌过去热衷于多车型战略,现在要努力扭转这种局面。过去产品战略像赌博,一个产品战略风险太大,但是多个产品推出,认为总有一个会成功。基本的能力没建立的情况下,比如基本的技术能力、质量能力等没有建立,产品的成功率比合资企业低很多。抱有这一想法的,往往最后推出的越多,失败也越多。

  我们还看到另外一个趋势,无论从行业来讲还是细分市场来讲,我国汽车市场集中度在提升。中国市场的前五位厂家,最近一两年市场份额在提升。前五位厂家乘用车在2008年只有36%(的市场份额),现在上升到39%。在细分市场也一样,每个细分市场前几位的车型销量非常大,有两万多或者一万多的车型,卖得好的有集中趋势,会卖得越来越好,卖得不好的就被淘汰。

  在这些情况下,企业必须集中资源做各个细分市场的拳头产品,企业才有生存的基础。具体首先是中型车中型车占了家轿37%的比例。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非常接近,18%的POLO所在的细分市场和17%的SUV,第四位的是13%的高档中型车,即凯美瑞雅阁所在的细分市场。四个细分市场加在一起已经达到了85%的市场。从厂家和细分市场销量来看,中国车市都很集中,车企必须想办法在这些市场有拳头产品。

  陈文凯:中国的自主品牌先天不足。当下自主品牌的主力军——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都不是国家级重点扶持的对象,与欧美日等国家自主品牌先在其国内占有绝对市场份额后,再与外来者进行竞争的局面不同,中国的乘用车从1985年开始,就是外资品牌的天下,自主品牌反而是在市场井喷时期,“一不小心”从市场竞争中侥幸诞生和壮大的,被当作国家队来认可和支持相当困难。

  现在中国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市场,自主品牌既无规模优势,也缺少技术和管理积累,再加上在政策资源的获取上反而比不上国家队汽车控股集团,这样的情况下,在市场逐步走向成熟时,面临压力是必然的。

  安庆衡:在零部件方面,我们的发动机电控以及汽车电子技术得下功夫。现在这些核心技术国外的水平还是比国内的高,国外的实力强,国内自己做,国外会在价格上打压。另外现在做自主开发买外国零部件比较可靠,这也是比较现实的问题,比较难解决。但随着与国外的合作,这些技术水平国内会不断发展,逐渐提高。 同时政府如果给予一定政策上的扶持,国内对这些技术的掌握会更快,发展会更好。

  《21世纪》:经过多年的努力,自主品牌在技术研发上也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一直缺乏竞争力。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原因是什么?

  梅松林:可以肯定的是自主品牌在技术研发上,最近几年是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有个项目叫APEL,是产品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指标,叫产品魅力指数,背后反映了产品技术指标。通常是豪华车魅力指数很高,越低端的车魅力指数越低。按照魅力指数,最近几年自主品牌进步很快。但是合资品牌进步也很快。近年合资品牌进步速度比自主品牌进步得还要快。那么自主品牌不是进步的问题,而是进步的速度的问题。消费者只会选择最好的产品,在相对优势中选择。在核心技术上没有突破,发动机变速箱和平台技术,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安庆衡:这需要一个过程。宝马奔驰毕竟是百年老店。除了高端车,其实现在自主品牌的产品和合资企业的产品其实差距已经很小了。实际上我们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已经很快了,暂时不能对自主品牌期望值过高,它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超越了合资品牌。

  沈军:有几家比较看好,吉利这两年有很大起色,注重供应链体系建设,长城也引人瞩目,奇瑞内部如果能走出多品牌混乱,理顺产品,不要乱,在具有一定规模基础上,我觉得还是能取得突破。但目前40多家全部走出来是不可能的,估计经过10-15年,大浪淘沙,能剩下三到五家,已经很不错了,其他要么就被整合,要么市场份额可被忽略不计了。

  《21世纪》:自主品牌通过购买欧美公司的关键技术,或者直接收购欧美公司,走高端自主路线。从现在的效果来看,自主品牌消化得怎么样?如何评价这条路径?怎么融合才会更好?

  沈军:这条路还是可行的,使自主品牌具有比较高的起点,收购也是不错的策略。中国目前经济比较强盛,欧美市场则是低谷,比较合适的价格就可买到时机还是不错的。

  至于最后成功不成功,取决几个因素,收购来的能否吸收。虽然之前也因为收购经验不足,吃过蛮多亏,但总体还是乐观的,经过几个生命周期的产品换代过程,总是能培养出一代设计人员,培养自身能力。

  梅松林:我们发现越是往高端走,价格因素越是不重要。品牌、质量、性能和技术越来越重要。我们有几个指标来衡量它的技术和性能,一个是APEL,产品魅力指数,还有一个是IQS,是一个衡量产品质量的指标。发现不同的细分市场在这一指标上差异非常明显,可以举个例子,1000分是满分的APEL指数,如果做豪华车,必须做到880分左右,才能满足这个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如果做高档中型车凯美瑞所在细分市场,APEL指数必须达到860分,那么现在自主品牌汽车总体评分还是比较低,目前只有777分。10分是一个档次,自主品牌和860分相差很多个档次。

  比如IQS指数,我们是以100分来计算,100辆车有多少个问题,合资品牌中高档车,雅阁这个细分市场,100台车有110个问题,即平均一台车1.1个问题,但是目前自主品牌平均的问题数就比较高了,100台车有232个问题,多了一倍的问题。这些指标就可以衡量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质量和产品技术的能力,有没有能力去做高档车,在什么时候做高档车。也可以为自主品牌车企自身选择做中高端车战略时,提供一个依据。

  陈文凯:这是一种特殊机遇下的模式创新。收购欧美公司未必就是走高端自主路线,而是通过国外金融危机的机遇,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来获得提高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处理得当,从提高自主品牌的竞争力而言,是有利无害的,政府应对此大力支持。(至于这种路径从业务整合层面是否会失败,另当别论)。

  需要指出的是,技术是不能真正买来的,需要买来或者说真正融合获得的是研发理念,研发管理体系及研发人才。因此,这三个方面而不是技术本身,应当是收购成功后,需要自主品牌企业通过有效方式逐步有效学习获取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岩)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 您的姓名: 性别:
  • 手机号码:
  • 选择品牌:  
  • 所在省市:  
A6719|B7843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导航

SAA搜狐车会

汽车品牌

实用工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