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进来与走出去
《21世纪》:出口也是自主品牌的出路之一,自主品牌出口目前最大的困难和瓶颈是什么?
陈文凯:我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不断提高的汇率和要素成本;二是进军国际市场的模式早已从出口贸易转变为全球性本地化运营,自主品牌缺乏这种能力,这决定了无法真正通过出口做大;第三,与日韩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时,欧美车企还有点疏忽大意不同,现在的国际巨头们对中国车企的一举一动十分警惕,在自己的地盘上也会严防死守。
沈军:我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很担心,一升值以后如果中国的车企难以涨价,在出口上很薄的利润就被侵蚀掉了。另外一些国家加强中国出口的壁垒,增加很多的关税,对自主品牌出口是蛮大的问题。加上中国企业海外运营、管理能力薄弱,合作伙伴不好、运营成本会非常高。不过,此外,现在中国的企业也从单纯的出口到本地建厂。
《21世纪》:目前中国汽车走出去应当吸取哪些教训?日韩汽车是否有借鉴意义?
沈军:日系在东南亚有全局规划,不是单一市场,是从整体区域市场看策略,充分调研,数据导向,决策理性。韩国在北美上升非常快。
相对于此,中国企业还在敲边鼓,无非是中东、非洲、南美等国,出口这些国家问题是,其实是对自己的技术提升并没有起到推进作用。
中国汽车去欧洲我不建议,但北美相对开放,韩国、日本都是在北美取得成功。目前中国汽车还没胆量试水北美。当然我也不是否定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实践,只是感觉中国企业缺乏海外市场整体布局策略。
陈文凯:整体上不看好中国汽车走出去,目前中国尚找不出一例消费品牌成功国际化的范例。
汽车作为典型的全球化程度非常高的消费品,对于全球品牌力的打造最具挑战性,自主品牌车企距离这一天尚远。上面也提过了,当下的国际竞争环境已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同,日韩汽车国际化成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真正可参照的并不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