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厦门汽车创始人黄培予短暂的造车故事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11月11日17:25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杂志 作者:葛帮宁

两条腿走路

  仅大金龙这一条腿太单薄,客车毕竟是小批量,订单式生产,大发展有很多局限性,所以大金龙成立不久,我就开始筹备小金龙,意在做小车。

  因此,我们当时并没有向国内其他企业学习,而是到国外去选产品。产品是叶同首先发现的,他在泰国曼谷看到一个奔驰车型,回来后跟我说,那个车不错。

  我就跟过去看,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客车造型具有欧洲风格,起码国内当时还没有(这种风格)。这款车由奔驰在曼谷的合资企业生产,奔驰占小股,曼谷占大股,合资企业主要组装奔驰卡车、吉普车和客车,负责人姓陈,是个华侨。我们看中的这款客车,造型由奔驰汽车公司设计,奔驰提供底盘,在曼谷打造车身,进行组装。

  除了造型新颖外,整辆车工装夹具用得少,整个车身用铝合金型材铆接成型,这种工艺对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是最容易消化吸收,最容易掌控的。而且车身也很结实。后来我们曾出过两次事故,有次跟一辆东风大货车迎面对撞,东风车头被压扁,整个驾驶室压进去,司机腿被压断,而大金龙客车就是保险杠有些变形,玻璃碎了,骨架一点都没变形,乘客一点事都没有。

  你猜技术转让费花了多少?9万美金。是我和叶同跟姓陈的华侨谈成的。这笔钱也就是意思一下,实际上是无偿地把夹具、图纸和工艺给了我们。由于德国奔驰底盘太贵,我们就购买了巴西奔驰厂生产的底盘。这就是大金龙最早的产品,后来放弃掉,我觉得很可惜。

  接着,我们雇了曼谷工厂1个技术员和6个工人到厦门,领队的是吴红卯,还算不上工程师,算是老技师,他能做夹具,还能讲几句广东话。这批人就带着一帮水泥管厂的工人开始试制生产大金龙客车。

  最早一批车卖给了上海旅游公司。厦汽的财务总监章慧贞是上海人,去跟旅游公司讲老乡关系。熟悉后,总经理高兴了,就买了2辆。后面又购买了一些。旅游公司以前用的都是进口尼桑大巴,这两款车开出去后,欧洲旅客说,我们要上这个(金龙)客车,他们以为是欧洲客车。这下可把大家高兴坏了。直到现在,我偶尔还能在厦门看到这款车。

  大金龙第一任总经理是王木林,老二汽人。当时我让蔡工帮忙找人,王快到退休年龄,身体不太好,在二汽也待不长,所以愿意过来。应该说,王干了大金龙最辛苦的那一段,填水泥坑,培训工人等。那时厦门有种风气,上班时,大家都不干活,一堆一堆围在一起泡茶喝。后来才慢慢扭转过来。起初的这100多人逐渐成长为大金龙骨干。

  大金龙成立不久,我就开始筹备小金龙。为什么要上小金龙?我还是不死心,还是想做小车——至于是小轿车、小吉普车、SUV,还是MPV,我没想那么细,也没有明确概念。但我认为,大金龙这一条腿太单薄,客车毕竟属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是小批量,订单式生产,大发展有很多局限性,所以我想应该两条腿走路。取名小金龙,并不是规模小,意在做小车。

  小金龙规模大。从一开始我就把钱都投进去了:从国台办贷款的5000多万,厦汽股票上市后融资的几千万元,基本上都投到金龙车身和小金龙身上。小金龙花钱较多的主要是阴极电泳和油漆线。我考虑到将来要上小轿车,这个必须要上。在1990年代初,全国汽车行业有阴极电泳的也没几家。

  金龙车身投资较大的冲压线,是从柳汽拿过来的。我了解到,一台冲压要几百万元,一条线最少需要6台。我哪有那么多钱?另外,我们当时也曾联系过几家供应商订货,但被告知要等3年。

  怎么办?我去找蔡世凎商量。蔡告诉我,柳汽原来准备上冲压,前几年就定过一条完整的冲压线,现在又说不上了。他说,柳汽属于东风联营公司,你看能不能把那条线弄过来,算是借过来也行。

  总之是费了些周折,我们总算跟柳汽谈好了条件。这样,冲压线就直接被运到了厦门,算是柳汽的投资。因此,金龙车身公司里柳汽占20%股份。

  冲压线进来后。我又去找叶同。我说,你大金龙都投了,金龙车身也应该投,对不对?我的意思是让他代表的法亚洋行投25%股份。

  正好,在1970~1980年代,台湾国产汽车曾生产过一款“宝马”汽车,实际上是款小面包车,原型车是日本富士的,卖得还不错。这时这款车已停产,模具停用。叶同来找我商量。他说,我把台湾那套模具拿过来算投资,行不行?

  我说,你再去讲讲价,这套模具不能顶太多。最后折了很少的钱,可能相当模具价值的1/20算作投资,叶同算入股25%。

  小金龙里的25%外资股份,是香港陈金财的。陈为小金龙做配套,积累了一些钱,跟小金龙第一任总经理比较熟。厦门汽车工业公司需要有外资,我就拉陈入股。陈也没多少钱,就把他从小金龙配套里赚的钱算作投资。

  为了让小金龙在基建过程中就出车,出效益,我想了个办法,做先导工程。没地方,我就在厂内靠边的道路上拉了条简易生产线,用棚子搭起来。油漆线八字还没一撇,要大半年后才能好。那就先处理一下。磷化怎么办?起码也要泡一下吧?就在道路上挖了个洞,把车泡进去。就这样,小金龙建厂时就开始出车卖车,而且还卖得很好。

  我做的工作,就是组建企业,把架子搭起来,解决资金来源,然后赋予它一个改革开放的机制。后面的工作,包括产品怎么改进,怎么扩大市场,就是其他人做的。大金龙主要是庹新永的功劳。小金龙是王明杰,王原来是安徽客车总公司副总经理,他很能干,在安徽时没环境让他发挥。在王之前,小金龙还有个候总,是从江西过来的,时间很短。

  庹新永原来是我的助理,在厦门汽车工业公司里担任副总经理。但我开始没有发挥他的作用,让他去做后勤,盖宿舍什么的。后来,王木林因身体原因要走,我就跟老庹谈。我知道这个担子很重。我说,老庹,你去接大金龙

  他倒也没太推辞。你定了我就去。他回答。

  我说,你过去后就全权负责,大事小事不要处处请示汇报,你听董事会的,对董事会负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当时大金龙董事长由叶同兼任。

  老庹很满意这一条,他是想做事的人,不愿意受牵制,制约太多就没法干。在大金龙当初的环境里,应该说老庹发挥了他超乎想像的能力。王明杰也是。我对他们充分放权。

  大金龙金龙车身和小金龙都是中外合资企业,其目的是为了享受中外合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后来进一步搞活了机制。3个企业里,从总经理开始,全部是合同制工,实行浮动工资,这样可进可留可退。那时我的工资每月4000~5000元,最后到我离开,也只涨到6000多元,但我给总经理可以达到100万元。

  上面也来问过,你们的奖金怎么那么高?我说,按利润提成,这是董事会决定的。这样才挡得住。不然,在15年前,这个事情还真不好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zhangliyue)

[我来说两句]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